《原地双手胸前传接球》水平三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小篮球是本年级小球类教学内容,小篮球教学的目的是用篮球运动的手段和方法更好地锻炼学生的身体。通过教学使学生逐步学会一些篮球的基本技术和技能,初步掌握原地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发展上肢特别是手指手腕的力量和动作的协调性、准确性以及思维判断能力等身体素质和控制球的能力,激发学生对校篮球的兴趣。二、学情分析: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水平二五年级(7)班的学生,虽然大部分学生在三、四年级都接触过篮球,已经了解一些初步的篮球基本技术和技能,但所掌握的程度参差不齐。为了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教师设计多种练习方法,使每一个学生都学有所得,都能感受到成功的体验。三、设计意图:根据《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学生的不同需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教学中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启发学生自创、自学、自练、合作练习,发展学生的学习能力,培养合作意识和社会适应能力,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与生活态度。四、教学目标:
1
f1认知目标:通过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练习,激发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培养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态度和行为。2技能目标:使85的学生初步掌握篮球双手胸前传接球的基本动作,发展学生的上肢特别是手指手腕的力量,使学生能自主学习与锻炼。3情感目标:通过游戏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克服困难,胜不骄败不馁的优良品质,提高学生团结合作的能力。五、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球出手时翻腕、拨指的动作。教学难点传接球时的协调用力方法。六、教法和学法:1常规部分和热身部分:教师主要采用引导、示范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2学习和活动部分:教师主要采用讲解示范法、分解练习法、游戏与比赛法、纠正错误法、评价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团体评价法。3放松和结束部分:教师主要采用引导示范法、评价法,学生主要采用观察法、模仿练习法。七、教学准备:篮球场地一块,篮球36个,纸箱4个。
2
f八、教学过程:
流程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组织队形与学习要求组织:密集四列横队1学生集合;开始部分课堂常规3宣布本课教学内容、任务及要求▲2检查人数、服装,安排见习生++++++++++++++++○○○○○○○○○○○○队列队准备部分小游戏形1队列队形练习2徒手操3专项活动4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