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工程以配套工程和小、微型工程为主,工程建筑物级别一般为5级。24耕地质量目标等别根据四川省农用地分等定级和补充耕地质量数量按等级折算研究成果,分析各区域土地利用特点和限制性因素,结合土地开发整理的建设目标和限制性因素,分区域拟定补充耕地质量建设的等级范围。
3建设条件
31项目合法性311项目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符合水利、农业、林业、交通、村镇建设、环保等方面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与相关部门规划相衔接。312不得在禁止土地开发整理的自然保护区、风景区、湿地保护区、天然草场、退耕还林区实施项目,不得毁林毁草和占用行洪河道、围湖造地等。
3
f32现有基础设施确定土地开发整理项目区应基本具备下列基础设施,确保项目实施后达到建设目标:321农田水利灌溉设施:项目区农田灌溉水源有保障,骨干输水设施基本完善。322河堤:为保护河流两岸的农田、村镇等,应具备达到相应标准的河堤。323滞洪区及其排水设施:项目区有防洪、排涝、排渍要求时,应具备滞洪区及其排水设施。324道路:具备比较便利的交通条件,项目区路网基本形成,村道以上级别的道路基本建成。325电力设施状况:项目区完成农网改造,有动力电源,具备项目施工用电及项目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电条件。326防护林:具备为项目区提供生态保护的防护林网。33水土资源项目区能做到水土资源平衡。土壤的土质和肥力满足农业耕作和农产品质量的要求。34其它341土地权属明晰,界限清楚,没有土地权属纠纷,土地权属调整方案民主制定,合理可行,项目实施中涉及的工程建设占地能妥善解决。342当地各级政府、公众支持和积极参与土地开发整理。
4工程类型区和工程布局
41工程类型区和工程模式根据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耕地分布的主要地貌类型及灌排条件作为分区的主导因素,结合气候和土壤母质类型,将四川省划分为5个一级工程类型区和5个二级工程类型区。411一级工程类型区根据地形地貌、气候和耕作制度、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的空间布局、农业区划等条件,采取归类和迭加的办法,全省划分为5个一级工程类型区。包括:盆西平原工程类型区、盆地丘陵工程类型区、盆周山地工程类型区、川西南山地工程类型区、川西北高山高原工程类型区,一级工程类型区的地貌类型、土壤类型、农业生产特征以及区域特点等详见附录A。412二级工程类型区在一级工程类型区的基础上,根据灌排方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