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作用
谢世强(西吉县实验中学,宁夏固原756000)
摘要:微课作为新型教育的产物,充分利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技术,对提升教学质量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本文以初中化学为例,探讨微课在初中化学教学过程中的的作用。关键词:微课;教学;初中化学“微课”是指按照新课程标准及教学实践要求,以视频为主要载体,记录教师在课堂内外教育教学过程中围绕某个知识点(重点难点疑点)或教学环节而开展的精彩教与学活动。全过程时长3-10分钟。微课大多由“音乐+文字+画面”组成,轻松的音乐营造了愉快的学习氛围,精简的文字聚集了学习者的注意力,精彩的视频吸引了学生的眼球。因为微课主题突出,内容精简,容量较小,所以在教学实践中渐渐得到重视。一、微课可以化难为简,突破初中化学教学的重难点微课不能取代传统的课堂教学,但对课堂教学可起到辅助作用。化学教学中存在许多抽象性的知识,对于学生而言理解是难点,而微课可以利用多媒体教学技术,将抽象的问题形象化,以直观生动的表现形式,和“点”状功能的特点,突破课堂中的中重点和难点。生动的视频帮助学生对化学知识从宏观认识转化到微观认识,将典型,易错,易混淆的知识点制成微课进行各个突破,帮助学生掌握重难点知识。如在进行“分子、原子”教学时,分子、原子概念的形成既是重点又是难点,通过生动形象的计算机动画模拟微观粒微的运动变化,可以清楚地看出分子运
f动、间隔、分裂和重新组合,学生一目了然,达到了理想的教学效果。因此,在微课的启发下化学教学重难点也可以顺利突破。二、微课可以化抽象为具体,让课堂变得直观化、趣味化由于微课具有短、小、精的特点,很容易被运用到教学的各环节。学生们可以通过观看微课,为新课做好准备。如:在开展沪教版《化学》第二章第2节《奇妙的二氧化碳》教学时,我们可以制作微课课件,以“奇妙的二氧化碳”为主线,通过在可乐中加入薄荷糖的视频激发学生对二氧化碳的兴趣,进而通过实验介绍二氧化碳奇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最后通过干冰人工降雨的图片和视频说明二氧化碳的奇妙用途。老师简洁而精彩的讲解,给学生们带来了眼前一亮的感觉,激发了学生的探索欲望和学习热情,使化学课堂教学变得更高效。以往的化学教学有很大局限性,自然知识生动有趣的特点难以充分体现,学生好奇心理感受难以激发,成功感难以得到满足,因而学习缺乏主动性。而微课能提供形象有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