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导学案教师版【三维目标】知识与技能通过人物的语言描写、心理描写,培养语言鉴赏能力并认识翠翠、顺顺等作品中的人物形象。过程与方法1.泛读与精读相结合,以学生的阅读发现为线索,教师的阅读提示为指导,培养学生整合阅读信息的能力。2.阅读兴趣的激发与阅读结论的归纳相结合,帮助学生形成自己对作品的阅读观点。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2.接受作品中所表现的古朴、淳厚的民风和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的熏陶。【教学重点】理解翠翠这个人物是“爱”与“美”的化身的含义。【教学难点】领略作品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所营造的古朴而典雅、流畅而清新的氛围。【学习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知识链接】1、沈从文(1)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湖南凤凰人,苗族。我国著名作家、历史学家、考古学家。沈从文先生诞生在凤凰古
城中营街的一座典型的南方古四合院里。14岁时,他投身行伍,浪迹湘川黔边境地区,1924年开始文学创作,抗战爆发后到西南联大任教,1946年回到北京大学任教,建国后在中国历史博物馆和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工作,主要从事中国古代服饰的研究,1988年病逝于北京。沈从文在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就蜚声文坛,被誉为“中国第一流的现代文学作家,仅次于鲁迅”金介甫著《沈从文论》。他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多产的作家之一,主要著作有《湘西散记》《边城》《长河》等。其中短篇小说《丈夫》《贵生》《三三》,中篇小说《长城》,长篇小说《长河》是其代表作。他的《边城》被誉为“田园诗的杰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一颗千古不磨的珠玉”。沈从文的主要文学贡献在于创造了一种描写特殊民情的乡土文学。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沈从文先生不仅是著名的作家,还是著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撰写出版了《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战国漆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等等学术专著,特别是巨著《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影响很大,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2)沈从文是带着年轻人的理想和热情,带着对新世界的渴望,从荒僻、闭塞、落后的湘西赶到大都市北京的。然而,迎接他的却是帝国主义、封建军阀和官僚共同统治下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