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护距离设置方面的不足;三是在现行标准规范体系的基础上,结合国内外安全距离确定方法的先进理念和技术方法。(二)主要内容本次标准的主要内容如下:1第一章范围,明确本标准适用和不适用的装置和设施类型,与现行相关标准进行衔接。2第二章规范性引用文件,罗列了本标准条文中引用的相关标准,如《危险化学品重大危险源辨识》等。3第三章术语和定义,对爆炸物、有毒气体、易燃气体、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等进行定义。4第四章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流程,对本标准提出的事故后果法和定量风险评价法的适用范围,不同类型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在方法选择方面的流程等提出了具体要求。5第五章事故后果法,对事故后果法的计算程序、基础资料收集、最严重事故情景确定、事故后果计算公式、不同类型防护目标对应的空气冲击波超压安全阈值提出了具体要求。爆炸品不需要借助外界提供氧,仅靠自身的物质就可以发生瞬间整体爆炸,对外界造成危害的时间很短,防护目标处人员没有采取撤离疏散等应急措施的可能,并且爆炸事故造成的社会负面影响较大。基于以上因素,需要单独作为一类,选取最为严格的事故后果法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这样可以最大限度的保护周边居民和公共财产的安全。6第六章定量风险评价法,对定量风险评价法的计算程序,单元确定要求,计算流程,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外部安全防距离提出了具体要求。
2
f定量风险评价法适用于涉及有毒气体或易燃气体且其设计最大量与GB18218中规定的临界量比值之和大于或等于1的危险化学品生产装置和储存设施确定外部安全防护距离。此类装置规模通常较大,工艺复杂多样,不同装置之间事故影响范围差别较大,在选取外部安全防护距离确定方法时既要考虑科学性又要考虑针对性,因此推荐选用在发达国家已被广泛应用的定量风险评价法。定量风险评价(简称QRA)也称为概率风险评价(PRA),是一种对风险进行量化评估的重要技术手段。该方法通过对系统或设备失效概率和失效后果进行分析,将风险表征为事故发生频率和事故后果的乘积,并根据风险的可叠加性,充分考虑了危险化学品生产储存装置的所有潜在事故,得到的最终风险结论里即体现了高频率、小规模、低损失的事故场景,又包含了低频率,大规模、高损失的重大事故场景。目前,许多欧盟国家都在塞维索法令(TheSevesoIIDirective)第九章要求提交的安全报告中采用QRA方法,用以当局了解重大危险源产生的风险增量以及决策重大危险源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