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水主要受大气降水补给。地下水通过地下径流、蒸发、地表排留等方式排泄。经水样化验分析,地下水对混凝土及钢筋具有微腐蚀性。
3地基土分析评价
由工程勘察报告可看出:1层耕植土,厚度0506m
2
f2层粉质黏土,黄褐色、棕红色、青灰色、局部灰黑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含氧化铁、铁锰质结核。部分地段深度6m左右分布一层厚度约为20cm厚的灰黑色可塑状淤泥质土薄夹层。该层场地内均见有分布,一半位于1耕植土土层下,顶面埋深约为0516m;,厚度较大,最大钻探深度内未揭穿;
21粉土:黄褐色,稍密,湿。无光泽、摇振反应中等,场地仅在ZK124中仅有分布,顶面卖身约为28m,厚度约为09m。
22砾质黏土:黄褐色,硬塑为主、局部可塑,砾石含量约为1520。一半位于粉质黏土层上部,顶面埋深约为06m16m,一般厚度约为07m11m。
本工程采用粉质黏土为持力层。
4土方开挖
41挖掘机械的选择以采用机械挖土为主,分3层开挖,土方随时装车外运。机械配置拟采用一台小松240型挖土机和足够的自卸式土方车,在接近基地标高时再配备一台小松60挖土机及人工配合清基。42土方开挖的条件及调配421连续降水已达10天以上,地下水位在开挖面以下。422施工单位建立起完整的组织指挥体系,人员安排,机械配备、保养就序,卸土地点落实。423现场运输道路准备完成,经检查能满足重型车辆行驶要求。424管线及支护结构监测已落实,并已进行初始观测。425照明、草袋、清扫等工作已安排就序。43开挖顺序及分层方法本工程基坑土方开挖拟分三次进行:第一次开挖至25米左右,满足
3
f第一护壁喷锚施工需要;第二次开挖至43米左右,满足第二壁喷锚施工需要;第三次在满足第三壁喷锚施工的前提下,直接将基坑开挖到位。
44土方开挖注意事项441挖土机停放、行走地基牢固。挖土时必须遵循由上而下的开挖顺序,并注意放坡的坡度,严禁先切坡脚。挖土时,随时检查土壁的稳定性,如出现大裂缝立即暂停开挖,人员机械撤出,通知有关部门研究处理,设置观测点随时了解情况并作好记录。442如遇大雨倒灌应及时用潜水泵于集水坑抢抽,并做好坑边排水工作,减少地面水流入。现场应配潜水泵及污水泵。443夜间施工应设充足的照明。现场机电设备、照明必须有接地接零装置,并装设漏电保护器。444对基坑的围护必须认真监测,确保安全,同时周围道路、管线及建筑也要认真监测,确保其位移、沉降均在允许范围之内。445现场排水要畅通。446在设计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