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变传统办公方式和公共服务模式,强化便民措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施和服务功能。北京、山西、吉林、黑龙江、江苏、浙江、安徽、河南、湖南、广东、四川、陕西、甘肃、新疆等14个省级中医药管理部门建设了独立的中医药门户网站,建立了政务公开、政策解读、中医药文化、医政管理、公众留言等便民服务窗口,设立群众互动栏目,扩大网上服务功能。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开发并推广应用了中医药电子政务信息交换系统、中央转移支付中医药项目经费预算执行监控平台、中医药继续教育管理信息系统,构建了中医药管理部门的信息交流平台,基本实现中医药电子政务信息网上传输、交换和处理。吉林省开展中医药系统网站集群建设,建立全省70余家县及县以上中医医疗机构网站,形成信息互通、资源共享的中医药信息服务平台。山东省青岛市建立起覆盖中医医疗、教育、科研、管理及科普宣传的信息平台1。13中医药医疗服务信息网络不断建设和完善在国家医疗卫生服务信息网络建设基础上,不同程度地建立了跨区域、跨地区、跨医院的信息共享和交换网络,积极开展电话和网络预约挂号、远程专家会诊和咨询等中医医疗服务,涌现出一批中医医院信息化示范单位,引领、辐射和带动着区域内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据全国中医现状调查数据显示,全国1915家中医医院中8225建立了医院信息系统、9498建立药品管理系统、8724建立财务管理系统、7638建立护士工作站、6470建立病案统计系统、4241建立医生工作站2。部分中医医院建立了具有中医药特色的信息系统,如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研发动态结构化电子病历和数据挖掘系统进行名老中医经验和糖尿病等诊疗规律的知识发现等3。河南洛阳正骨医院研发和应用了骨伤科诊疗规范自动监控咨询系统。同时各中医医院注重信息资源的共享和交换,如广东省中医院已实现总院、4家分院、3间分门诊间的网络互联和信息交换3,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医院已实现南海地区四通三化和集中式区域医学影像信息系统(PACS)。14信息资源开发与信息标准研究得到长足发展目前,我国已初步建成中医药数据库共享平台及中药关联统计分析数据库平台,组织构建由多所中医药高等院校及研究院所参与的全国中医药信息单位协作网,以中医药科学数据共享中心为依托,研发临床术语数据库、中医疾病诊疗数据库、中药基础信息数据库、民族医药数据库等一批中医药数据库,为中医药科研、医疗、教学等作出了巨大贡献。中国中医科学院中医药信息研究所建立了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