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课时函数
1.了解函数的概念,弄清自变量与函数之间的关系;重点2.确定函数中自变量的取值范围.难点
一、情境导入
如图,水滴激起的波纹可以看成是一个不断向外扩展的圆,它的面积随着半径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半径的确定而确定.
在上述例子中,每个变化过程中的两个变量.当其中一个变量变化时,另一个变量也随着发生变化;当一个变量确定时,另一个变量也随着确定.
你能举出一些类似的实例吗?从今天开始,我们就研究和此有关的问题函数.二、合作探究探究点一:函数【类型一】函数的定义
下列变量间的关系不是函数关系的是A.长方形的宽一定,其长与面积B.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C.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与面积D.圆的周长与半径解析:A中,长方形的宽一定.它是常量,而面积=长×宽,长与面积是两个变量,若长改变,则面积也改变,故A选项是函数关系;B中,面积=周4长2,正方形的周长与面积是两个变量,16是常量,故B选项是函数关系;C中,面积1=2×底边上的高×底边长,底边长与面积虽然是两个变量,但面积公式中还有底边上的高,而这里高也是变量,有三个变量,故C选项不是函数关系;D中,周长=2π×半径,圆的周长与其半径是函数关系.故选C方法总结:判断两个变量是否是函数关系,就看是否存在两个变量,并且在这两个变量中,确定哪个是自变量,哪个是函数,然后再看看这两个变量是否是一一对应关系.【类型二】确定实际问题中函数解析式以及自变量
第1页共4页
f下列问题中哪些量是自变量?哪些量是自变量的函数?试写出用自变量表示函数的式子.
1一个弹簧秤最大能称不超过10kg的物体,它的原长为10cm,挂上重物后弹簧的长度ycm随所挂重物的质量xkg的变化而变化,每挂1kg物体,弹簧伸长05cm;
2设一长方体盒子高为30cm,底面是正方形,底面边长acm改变时,这个长方体的体积Vcm3也随之改变.
解析:1根据弹簧的长度等于原长加上伸长的长度,列式即可;2根据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列出函数式.
解:1y=10+12x0<x≤10,其中x是自变量,y是自变量的函数;
2V=30a2a0,其中a是自变量,V是自变量的函数.方法总结:函数解析式中,通常等式的右边的式子中的变量是自变量,等式左边的那个字母表示自变量的函数.探究点二:自变量的值与函数值【类型一】根据解析式求函数值
根据如图所示程序计算函数值,若输入x的值为52,则输出的函数值为
A32
B25
C245
D245
解析:∵x=52时,在2≤x≤4之间,∴将x=52代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