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化发展加速。基础设施、道路建设不断完善,杉板桥路东延线、龙潭工业区E线跨三环路节点立交、新鸿路、新xx大道改造、25环道路等有序推进。成绵乐城际快速铁路等重大铁路建设项目用地拆迁工作按期推进。惠民工程安置房“锦绣东方”二期进展顺利,蜀都惠园项目全面竣工,府青惠园项目完成总平方案设计,“龙湖丽景”“龙翔人家”“兴城嘉苑”人民塘片区、、、安置房等项目顺利推进。田园城市建设加快。加强大气和水环境综合整治,全区空气
4
f质量优良天数147天,空气质量中心城区排名第二;东风渠出境断面水质全部达标,其他主要出入境河流水质均好于去年同期,城区绿化率达4914。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与城市日常管理,拆除违法建设40处21万平方米。加强环境卫生监管,全区城乡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100%。实施数字化城市管理、延时工作制、专人负责“天网”视频搜巡,城市形象不断提升。(四)社会公共事业协调发展区域均衡教育不断创新。拓展办学领域,创新办学方式,优化办学机制,强化办学保障,全面推进优质教育全域覆盖。积极推进“教育先进区”创建工作,被国家教育部授予首批全国阳光体育先进区并被确定为全国社区教育实验区。高初中教育质量跃上新台阶,高考本科硬上线率首次位居全市城区第一名。积极推动石室中学新校区、万年片区配套小学及东方新城配套小学等3所在建配套学校建设,协调双水中学、川棉片区配套小学等配套学校建设前期工作。社保工作不断加强。积极开展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工作,加强社保征缴扩面工作,做好征地转非人员社会保险,6200名农转非人员纳入社保范围。推进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基本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率均达100。进一步提高最低生活保障标准,解决中低收入者家庭住房困难3347户,荣获“全国养老服务示范活动示范单位”被评为“中国最幸福,城区”建立低保边缘困难家庭救助机制,。对特殊困难人员实施临
5
f时救助,发放低保、残保、特困、助学、阳光救助资金1548万元。就业服务日趋全面。加强创业指导,开展创业型城市创建工作,进一步完善同乐创业示范街和大学生创业园建设。强化就业服务,提供岗位9200余个,城镇新增就业8692人,下岗失业人员和失地失业农民再就业6535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新增转移就业4901人;动态消除“零就业”家庭,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加强培训监管,提高就业培训质量,培训城乡劳动力5570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