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法,下面是某学习小组设计的在实验室中制取纯净干燥氨气的几种方案,其中最佳的是A.加热氯化铵与NaOH固体混合物,再通过碱石灰B.加热NH4NO3与消石灰的固体的混合物,再通过碱石灰C.加热浓氨水,再通过无水氯化钙D.在生石灰中加入浓氨水,再通过碱石灰解析加热固体时NaOH可与玻璃中SiO2反应易导致玻璃破损,A错误;加热NH4NO3固体可能产生爆炸而发生意外,B错误;氨气不能用无水氯化钙干燥,C错误。答案D6.对下列实验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现象ABCKI淀粉溶液中通入Cl2,溶液变蓝向溴水中通入SO2,溶液变无色向某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解释Cl2能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SO2表现还原性说明该溶液中含有SO24
-
f液,有白色沉淀生成D铜片放入浓硫酸中,无明显变化说明铜在冷的浓硫酸中发生钝化
--
2解析碘与淀粉发生显色反应,A错误;若溶液中有SO23,则硝酸能将其氧化为SO4,
C错误;铜片与冷的浓硫酸不反应,D错误。答案B7如图中,锥形瓶内盛有气体x,滴管内盛有液体y,若挤压滴管胶头,使液体y滴入瓶中,振荡,过一会儿可见小气球a鼓起。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x是NH3,y是浓氨水B.x是SO2,y是氢氧化钠浓溶液C.x是CO2,y是稀硫酸D.x是Cl2,y是饱和食盐水解析小球鼓起说明锥形瓶内气体x溶解在液体y中或与液体y发生了反应,导致锥形瓶内压强减小,SO2易与NaOH溶液发生反应。答案B8.已知甲、乙、丙三种物质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元素,其中甲为单质,其转化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O2丁A若丙既具有漂白性又具有氧化性,则甲可能是Cl2甲——→乙——→丙B.若甲是某种金属,则丁可能是盐酸,也可能是氢氧化钠溶液C.若甲是某种非金属,且甲和丙反应可以生成乙,则丁可能是FeD.若甲是某种非金属,则丙可能是一种用于制备防火材料的物质解析A项,丙为NaClO,丁为NaOH,乙为氯的氧化物,如ClO2,+4价的氯元素在碱溶液中发生歧化反应,可能生成次氯酸盐,则甲可能是Cl2,A正确;B项,甲为铝、锌等既能与强酸反应,又能与强碱反应的金属,乙为两性氧化物,既能与盐酸反应,又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B正确;C项,若甲为C,乙为CO,丙为CO2,C与CO2反应生成CO,丁不可能为Fe,C错误;D项,甲为Si,乙为SiO2,丙为Na2SiO3,丁为NaOH,Na2SiO3是耐火材料,D正确。答案C9.一种酸性较强的溶液中,可能存在NO3、I、Cl和Fe3中的一种或几种离子,向该溶
---+
f液中加入溴水后,溴单质被还原,由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