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而它无法提供连续的实时三维导航,而且精度较低。单点定位精度约为3040米,每次定位约需810分钟。而各测站观测了公共的17次合格的卫星通过时,联测定位的精度才能达到05米左右。子午导航卫星系统是低轨道导航卫星,它集中了远程无线电导航台全球覆盖和近程无线电导航台定位精度高的优点,仅用4颗卫星组成的太空导航星座就能提供全天候全球导航覆盖和周期性二维(经纬度)定位能力,使全球用户统一于地心坐标系进行高精度定位,使导航技术产生了革命性突破。70年代中期,我国利用引进的多普勒接收机进行了西沙群岛的大地测量基准联测,国家测绘总局和总参测绘局联合测设了全国卫星多普勒大地网,石油和地质勘探部门也在西北地区测设了卫星多普勒定位网。
f前苏联卫星导航系统(CICADA):12颗宇宙卫星组成,也存在上述缺点。113GPS全球定位系统的建立GPS全球定位系统:全球定位系统(GlobalPositio
i
gSystemGPS)是美国从本世纪70年代开始研制,历时20年,耗资200亿美元,于1994年全面建成,具有在海、陆、空进行全方位实时三维导航与定位能力的新一代卫星导航与定位系统。GPS计划实施的三个阶段:1第一阶段为方案论证和初步设计阶段。从1973年到1979年,共发射了4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地面接收机及建立地面跟踪网。2第二阶段为全面研制和试验阶段。从1979年到1984年,又陆续发射了7颗试验卫星,研制了各种用途接收机。实验表明,GPS定位精度远远超过设计标准。3第三阶段为实用组网阶段。1989年2月4日第一颗GPS工作卫星发射成功,表明GPS系统进入工程建设阶段。1993年底实用的GPS网即(213)GPS星座已经建成,今后将根据计划更换失效的卫星。为了改进GPS系统,美国计划并发射了第三代GPS卫星。表1GPS卫星的发展概况卫星数量发射时间卫星类型用途颗年1978~第一代BlockI11试验1985Block1989~第二代28正式工作IIIIA1996Block1997~改进GPS第三代33IIRIIF2010系统注:BlockIIAAAdva
cedIIRRReplaceme
tIIFFFollowo
GPS系统包括三大部分:1空间部分GPS卫星星座;2地面控制部分地面监控系统;3用户设备部分GPS信号接收机。GPS卫星星座的基本参数:1卫星数213颗;26个卫星轨道面,轨道倾角55度;3卫星高度为20200km卫星运行周期为11小时58分;4载波L1频率为157542MHz,L2为122760MHz。GPS工作卫星情况:1在轨重量84368kg,设计寿命七年半;2在轨时依靠太阳能电池及镉镍蓄电池供电;3有12根螺旋形天线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