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的主要内容。
教师引导过渡:协定客观上,是对人民有利的,是人民争取和平的产物。但这对蒋介石有
约束力吗?蒋介石谈判只不过是为了赢取时间,内战是他的既定方针。当蒋介石做好战争
准备,就背信弃义的撕毁《双十协定》,向解放区发动了猖狂的进攻。
二、转战陕北
1学生阅读教材思考:
A、内战全面爆发的时间和标志是什么?
B、敌人二十万重点进攻陕北,我军只有两万多采取什么策略粉碎敌人进攻?
2、学生阅读,用投影演示,知道内战爆发的标志:1946年6月,进攻中原解放区。
3、出示战争初期,国共力量对比图:
国民党
共产党
拥有军队
430万
130万
武器装备
接收100万日军的装备,取得美国大量武器
基本上是步枪
拥有人口
3亿多
1亿多
拥有地区大城市、绝大部分铁路交通线小城镇、乡村、偏远地区
f教师讲解:教师:基于上述力量对比,再加上美国的支持,蒋介石狂言:三到六个月消灭解放军。结果如何呢?中国共产党制定了正确的战斗方针,不计一城一地的得失,以消灭敌人有生力量为目标,主动放弃一些城市,而消灭了大量敌人。蒋介石迫于全面进攻兵力不足,只好采取重点进攻,1947年3月主要进攻陕甘宁解放区和山东解放区。4、学生分析归纳,回答如何粉碎敌人进攻,教师适当指点:主动撤离保存实力;“蘑菇”战术拖垮敌人;引进“口袋”全歼敌军。引导学生体会党的正确领导是革命胜利的关键。播放国共双方一年后力量变化图。教师过渡:经过近一年多的战斗,消灭了国民党大量有生力量。敌我双方力量开始发生变化,在这种情况下,党中央决定进行战略反攻。请同学看第三目,挺进大别山。三、挺进大别山1学生阅读教材,把握如下问题:时间:1947年夏部队:刘、邓大军进攻地区:大别山历史意义;人民解放军转入战略反攻的开始。2、看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示意图,加深学生理解。3、动脑筋:为什么说刘邓大军挺进大别山是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开始?学生讨论,各抒己见。师生共同归纳:A、威胁了国民党统治中心南京和武汉。
B、从解放区进入了国统区作战C、其它各战场的人民解放军也转入进攻。四、课堂小结师生一起梳理本课的知识结构。学生对本课内容提出自己的疑惑,教师适当引导解答。五、课堂练习完成练习题。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