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
C.人均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自然环境条件无关
32.我国核电站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地区,其主要原因是该区域
A.环境容量大
B.铀矿等核燃料资源丰富
C.能源需求量大
D.海运便利,燃料运输成本低
图7是某城市某方向上地租水平与距城市中
心距离关系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
33~34题。
33.丁地距离城市中心较远,而地租水平较高,
其原因最可能是该地
A.地形崎岖
B.降水丰富
C.交通便捷
D.传统工业集聚
34.甲地最有可能形成的功能区是
A.低级住宅区
B.中心商务区
C.工业区
D.文教区
35.我国不同地区水稻种植的时间有差异,南方早,北
方晚。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fA.水文B.气候C.地形D.土壤
36.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相比,塔里木盆地农业生产的优势条件是
A.光照充足
B.热量丰富
C.降水丰沛
D.土壤肥沃
图8为某地区乡村聚落分布示意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37~38题。
37.该地聚落总体形态及其影响因素是
A.团状,地质因素
B.团状,地形因素
C.带状,气候因素
D.带状,河流因素
38.一般情况下,图中甲、乙、丙、丁四地最有可能发展成为城镇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39.下列各组地域单元中,按照同一类指标进行归类的是
A.热带、温带、寒带
B.湿润地区、低纬度地区、江南丘陵
C.黄河流域、东南丘陵、干旱地区D.广东省、广州市、云贵高原
40.改革开放初期,与环渤海地区相比,珠江三角洲地区工业发展的优势条件是
A.产业基础好B.矿产资源丰富C.腹地范围广D.毗邻香港澳门
图9为某地区不同时期人口年龄结构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1~42题。
41.1991年与1951年相比,该地区
A.60岁以上人口比重上升
B.4060岁人口比重保持不变
C.2040岁人口比重下降
D.05岁人口比重上升
42.2031年该地区的人口年龄结构特征是
A.少儿人口比重大
B.老龄人口比重大
C.人口年龄结构呈金字塔形
D.男女人口数相等
43.“竭泽而渔”违.背.了.可持续发展的
A.持续性原则
B.整体性原则C.共同性原则
D.差异性原则
44.目前,我国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是
A.人口密度的区域差异B.国家政策的影响
C.自然资源的区域差异D.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图10为我国某城郊自然村农产品产值构成示意图,读
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45~46题。
45.由此推断,影响该自然村农业生产结构的主导因素是A.政策B.市场C.土壤D.地形
46.该自然村可能位于
fA.长春B.西安C.广州D.北京
47.下列能源消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