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确目标,保证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有序、高效地进行。2文献综述(课题研究现状及分析);(1)国内相关研究现状及分析我国的内部控制管理仍以政府为主导,通过政府颁布的法规从外部要求企业进行内部控制规范。已制定并实施内部控制制度相关的法规或政策为:1986年财政部颁发《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其中对内部控制制度做了明确的规定;1997年1月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实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以便于汇集师事务所评估审计风险,提高审计效率,保证执业质量;1997年1月国家审计署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审计基本准则》,其中将对内控制对的测试当作“作业准则”予以规定;1999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新《会计法》,将内控制度当做保障会计消息“真实和完整”的基本手段之一;2000年11月证监会发布《公开发行证券公司消息纰露编报规则》,要求公开发行证券的商业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在招股说明书中专设一部分,用来说明其内控制度的完整性、合理性和有效性;2001年6月财政部发布《内部会计控制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由此看出,我国在正式法规中最早使用内控的为1986年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该规范只提到内部会计控制,并定义为“单位为了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护资产的安全、完整,确保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贯彻执行等而制定和实施的一系列控制方法”该定义被以后财政部发布的其他内控文件以及《会计法》所使用,而在这些文件及《会计法》中基本将内部会计控制作为会计监督的一部分。中注协队内部控制的定义比较宽泛,在1997年实施的《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9号内部控制与审计风险》中称内部控制为“被审计单位为了保证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护资产的安全和完全,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饲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包括控制环境、会计制,
f度和控制程序”。这是从审计角度定义的,应用了AICPA在1988年提出的内控定义。财政部于2001年6月22日颁布的《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试行)》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货币资金(试行),有如下特点:》第一,以单位自身为出发点。《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出台以前的相关法规,其对企业内部控制要求基本上是从其行业相关角度,而非从企业自身角度出发。第二,目标定位明确具体。控制目标的定位是内部控制存在及存在形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