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方面找到原因,但在不同的冲突,个人、国家和国际体系因素发挥的作用不尽相同。例如:在一战中,国际体系和国家因素的作用高于个人因素;在二战中,个人因素则尤为突出;冷战则明显体现出三个层面的综合影响。因此,三层次分析法成为理解国际冲突的重要方法,并被人们所接受。2一战、二战及冷战的历史分析
f(1)一战《威斯特伐利亚合约》标志着三十年战争的结束。在此后直至拿破仑战争爆发之前,欧
洲国际体系是稳定的,这一稳定得益于1713年的《乌特勒条约》,因为这一条约确定的军事原则在这一时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这一均势原则也在后来成为一战爆发的重要原因。长时期的稳定使人们对和平产生了自满情绪,从而使均势政策丧失灵活性。均势体系的变迁和国内政治体系在某方面的变化如:德国力量的崛起、民族主义的兴起等构成了一战在结构层次上的深层原因。而中层原因诸如德国内部政策、和平自满情绪的增长及领导人的个人特性。突发原因则是弗兰茨费迪南在萨拉热窝北一塞尔维亚恐怖主义者刺杀以及其在严重危机不稳定局势中得以迅速升级。因而带来了人类史上一场空前的灾难。(2)二战
在欧洲,二战经常被人们称作“希特勒的战争”。这样的说法并不无道理,但过于简单。这一说法在个人层次这方面解释了二战的起因之一,即希特勒激进极端的个人性格特征。他的种族意识过于强烈,个性也过于偏执。因而个人层面在二战中的作用是极其重要的。从体系与国内原因来看,一战并未解决德国问题,《凡尔赛和约》过于苛刻,激起了德国民族主义情绪,另一方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使德国、日本和意大利等法西斯国家经济崩溃,从而引发社会危机。(遗憾的是,这一点在书中并未提及。同时,作者在二战分析中只重点分析了德国因素,而忽视了日本与意大利因素。)因此,我们可以这样分析,二战的深层原因为体系因素,即它是一战的延续;中层原因是国内因素,即社会意识形态分裂使德国等法西斯国家出现希特勒这样的人物,并因此导致了民主国家内部的政治、经济弱点。突发原因则是阿道夫希特勒争夺霸权的战略。(3)冷战
在冷战中,威慑和遏制成为美苏的重要对外关系。但要分析冷战的起源,作者则提出由以下几个不同的意象或者分析层次来加以解释。首先第一个意象即个人层面,杜鲁门对孤立主义的担心及斯大林偏执的性格,都使二者过于夸大外交言辞。斯大林过分的利用意识形态,杜鲁门过分夸大美国所面临的威胁,从而使双方立场变得更为僵硬。第二个意象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