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年习俗的“送灶爆竹”的景象,“灰白色”“沉重”“钝响”给人以压抑、沉闷的感觉,表现了作者对这种氛围的烦厌。我是正在这一夜回到我的故乡鲁镇的。虽说故乡,然而已没有家,所以只得暂寓在鲁四老爷的宅子里。他是我的本家①,比我长②一辈,应该称之曰“四叔”,是一个讲理学③的老监生④。(①本家:泛指同宗同姓。②长:zhǎ
,年长。③理学:又称“道学”,是宋代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等人阐释儒家学说而形成的唯心主义思想体系,明清统治阶级特别提倡。它认为“理”是宇宙的本体,把“三纲五常”等封建伦理道德说成是“天理”,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④监
1
f生:明清两代国子监生员的简称。国子监原是封建时代中央最高学府,清代乾隆以后,国子监只存空名,地主豪绅可以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监生资格。监,jià
。)他比先前并没有什么大改变,单是老了些,但也还未留胡子,一见面是寒暄①,寒暄之后说我“胖了”,说我“胖了”之后即大骂其新党②。(①寒暄:问寒问暖。②新党:也叫“维新党”,清末对主张或倾向维新的人的称呼;辛亥革命前后,也用来称呼革命党人及拥护革命的新派人物。)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所骂的还是康有为①。(①康有为:18581927,字广厦,号长素,广东南海人,清末维新运动领袖。他主张“变法维新”,改君主专制为君主立宪。1898年他与谭嗣同、梁启超等受光绪皇帝任用,参预政事,试行变法,因遭到以慈禧太后为首的地主阶级顽固派的激烈反对而失败。康有为在变法失败后逃亡国外,组织保皇党,反对孙中山领导的民主革命运动;辛亥革命后又联络军阀张勋扶植清废帝溥仪复辟。)但是,谈话是总不投机的了,于是不多久,我便一个人剩在书房里。这里介绍了鲁四老爷的身份,通过其言行的概述,反映出人物的立场和政治态度。“监生”是凭祖先“功业”或捐钱取得的,可见鲁四老爷并非货真价实的“科班”出身;“讲理学”暗示了人物维护封建道统,注重封建礼教的道德观念,是程朱理学的信徒;“大骂其新党”更暴露了他维护封建统治的顽固政治立场。最有趣最深刻的是这里插入的一段精彩评议:“但我知道,这并非借题在骂我:因为他骂的还是康有为”。骂康有为,足见他反对革新反对改良死心塌地维特封建帝制的政治立场。但现在辛亥革命已经过去十余年,清王朝早已覆灭,共和体制早已确立,“新党”的内涵也早已发生变化,而鲁四老爷所骂的竟然还是戊戌变法时的康有为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