较内向的人容易出现副交感兴奋过度的反应,所以下面我们后边的内容里还要探讨,哪些性格特征,容易得那一类的心身疾病。r
r
那么第二个大的系统就是神经内分泌系统,在紧张状态,在应激反应状态下,内分泌的活动失调,比如糖尿病跟甲亢这两种病大家都熟知,它就是典型的内分泌系统的心身疾病,就是在应激源的作用之下,不良的心理社会因素作用之下,它们的这种内分泌活动功能失调,使得他们得了甲状腺机能亢进这样的毛病,或者是糖尿病,当然还有其他的疾病,第三个系统是免疫系统,在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下的有机体,或者我们人类个体,它不仅出现神经系统的反应,内分泌的反应,还会出现免疫系统的反应,人体免疫系统由两大部分构成,一大部分是体液免疫,一大部分是细胞免疫,如果一个人体液免疫功能下降,那么对于外界的病原微生物,外界的致病物质侵入我们的人体,那种抵抗能力就下降了,如果一个人的细胞免疫功能下降,那么这个人对自己身体当中出现的一些突变的变异的或者恶性化的细胞不能及时发现和杀灭,就会导致肿瘤的发生,那么对于这样形形色色的生活事件,紧张性的应激源,我们如何应对呢,如何通过合理地恰当地应对这些应激源,保持我们身心健康状态呢r
r
那么一般来讲有这么五种方法。r
r
第一种回避或者远离应激源,第二种呢就是恰当地合理地使用心理防御机制,第三个呢就是重新评价事件或者情景,第四个是寻求支持,第五个是适当的运动,那么我们简要地做一点解释,比如说回避和远离应激源,有的时候生活当中的紧张事件,一些不良的刺激,不是因为我们的主观努力就能改变的,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的主要任务,不是去改变那些让我们感觉到不满和愤怒的事件,而是我们尽可能地不去受到这样一些刺激,避免受到这样一些事件的刺激,使得我们肌体避开应激状态。r
r
第二就是我们前面谈到的心理防御机制,就是我们可能在意识层或者无意识层使用一些心理防御机制,那么当然意识层我们通过恰当的自我评价,和对情境的评价,使得我们不良的心理反应保持在合理的范围,同时我们也可以在某些时间,某些情况下恰当地适量地使用一些潜意识的心理防御机制,把不良的心理反应降到最低,也是可以的。r
r
第三就是重新评价事件或者情境,我们有的时候,遇到一个不利的生活事件,或者受到一个消极的,或者是一个创伤性事件的影响的时候,我们可能长期地陷于一种认知的误区当中,就会觉得我怎么那么倒霉,觉得这事全是坏的,但是我们中国古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