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安全教育培训记录表
时间
地点
培训对象
培训内容:
一、培训的目的:提高广大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增强遭遇火灾等突发性
事件自我防范、自我救护能力。
二、消防法有关规定
1、为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保护公民人身、公共财产和公民财产
的安全,维护公共安全,保障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指定本法。
2、消防工作贯彻“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坚持专门机关与群众
相结合的原则,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
3、任何单位、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学
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成年公民都有参加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习
4、任何单位、个人不得损坏或者擅自挪用、拆除、停用消防设施、器材,内
不得埋压、圈占消火栓,不得占用防火间距,不得堵塞消防通道。容
5、任何人发现火灾时,都应当立即报警。任何单位、个人都应当无偿报
警提供便利,不得阻拦报警。严禁谎报火警。
6、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有组织引导群众疏
散的义务。
7、发生火灾的单位必须立即组织力量扑救火灾。
8、公共场所发生火灾时,该公共场所的现场工作人员不履行组织,引导
在场群众疏散的义务,造成人身伤亡,尚不构成犯罪的,处十五日以下拘
留。
9、违反本法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f三、报火警的常识:1报警时拨打“119”并要讲清着火单位所在区县、街道门牌号;2要说清是什么东西着火和火势大小,以便消防部门调出相应的消防车辆;3说清楚报警人的姓名和使用的电话号码;4要注意听清消防队的询问,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对方明确说明可以挂断电话时,方可挂断电话;5报警后要到路口等候消防车,指示消防车去火场的道路。报警时要讲清失火单位的名称、地址、着火物及火势大小,并派人到路口等候消防车。三、火灾的逃生的状况及方法一般而言,逃生状况可分为三种一是逃生避难时,二是室内待救时,三则是在无法期待获救时。逃生避难时1不可搭乘电梯,因为火灾时往往电源会中断,会被困于电梯中。2顺着避难方向指标,进入安全梯逃生。3以毛巾或手帕掩口:毛巾或手帕沾湿以后,掩住口鼻可避免浓烟的侵袭。4浓烟中采取低姿势爬行:火场中产生的浓烟将弥漫整个空间,由于热空气上升的作用大量的浓烟将漂浮在上层,因此在火场中离地面30公分以下的地方应还有空气存在,愈靠近地面空气愈新鲜,因此在烟中避难时尽量采取低姿势爬行,头部愈贴近地面愈佳,但仍应注意爬行的速度。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