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摘要: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同时又应用于实践。因此,我们
教师要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
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探索的机会,使他们有更
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体会到数学就
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体验到数学的魅力,从而提高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关键词:实践探索;培养;创新意识;创新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10032851(2012)12004801
我长期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在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
践,在以下几方面有意识地开展了对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
一、创设现实生活问题的情境
小学生的思维以形象为主,而数学知识比较抽象。数学教育是要
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数学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终身
可持续发展打好基础,必须开放小教室,把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
学习数学的大课堂。例如在教学了圆柱体和圆锥体的体积后,我出
示了一个不规则的物体,要求学生想办法求出它的体积。学生通过
认真的讨论交流,设计出了一个计算这不规则物体体积的方案:先
将一个容器里放一些水,然后测量并计算出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
再将不规则的物体放入容器中,再测量并计算出放入不规则物体后
f现在容器中水的体积,容器内水的前后体积的差即为这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这样通过交流、讨论、合作等学习方式,既可培养了学生良好的与别人沟通的能力,也可培养学生的探索思维能力。
二、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作业学生经过教学和课堂练习掌握了一些知识,虽然也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但因为这些实际问题都经过加工处理过,学生往往很快会忘记,如果能联系生活实际设计一些作业,学生形象深刻,会容易记住。如在教学了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后,因为学生对于占地面积和表面积极容易混淆,我拿出六块同样大小的木板,并请学生量出三块木板的长、宽和高,做两次安放:第一次将三块木板并列平放在地上,我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总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然后我再将另外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在地上,再请学生计算出这时三块木板的占地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通过计算,学生很快知道,三块木板重叠平放在一起放时的占地面积小,占地面积的大小同木板的表面积并无关系。这样使学生对占地面积和表面积这两个概念加深了理解。我再请学生思考将三块木板并列放在地上,这时三块木板的表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