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全文解析r
r
《金刚经》亦称《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于公元前994年间(相当于战国时期周穆王当政的时候),成书于古印度,是如来世尊释迦牟尼在世时与长老须菩提等众弟子的对话纪录,由弟子阿傩(
uó)所记载。根据不同译本,全名略有不同,以鸠摩罗什所译《金刚般若波罗蜜经》最为流行。r
r
金刚金刚石,由碳元素组成的粒子物质,是碳同素异形体(金刚石,石墨烯,富勒烯,碳纳米管,蓝丝黛尔石等)。是目前在地球上发现的众多天然存在物中最坚硬的物质,同时金刚石不只地球才有,在天体陨落的陨石中也有金刚石的生成态相。《金刚经》取义若此,无坚不摧,坚不可摧。r
r
般若(bōrě):梵语音译。妙智慧,我认为是觉悟的意思。r
r
波罗蜜梵语音译。到彼岸。r
r
经经文,我认为就是道路、路径或路线的意思。r
r
《金刚经》全文共32品,一篇微信写不下,只好一品一品的讲解。r
r
第一品法会因由分r
r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祗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尔时,世尊食时,著衣持钵,入舍卫大城乞食。于其城中,次第乞已,还至本处。饭食讫,收衣钵,洗足已,敷座而坐。r
法会因由分:就是这篇经文产生的因由部分r
如是我闻:这几乎是佛经的固定格式起始句,当时的情况是我听得到。r
大比丘:是大阿罗汉比阿罗汉还要高。因为他们都是大菩萨以阿罗汉的身份示现在佛说法的道场,在大乘佛经中的开头六种成就中的众成就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