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2例;痢疾1例。r
82例荨麻疹患者,有蛔虫的占12例,笔者曾辅以药物治疗,但药物一般均在针治前服用,病例介绍中的一例在第二次前服用,而疹块搔痒的消失在针治6至10次以后;并且70例未发现蛔虫不等于没有蛔虫。笔者认为抑制荨麻疹的发作,肯定是由于针刺的作用。在治疗中笔者还发现针的周围搔痒疹块先消,且很少复发。r
摘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58年12月号r
r
本文发表在1959年2期第68页上r
r
针刺治疗82例荨麻疹初步报告r
r
r
上海公费医疗第四门诊部张若帆r
r
r
r
笔者于1955年起应用针刺治疗本病,至今有82例,疗效良好。在82例中,男50人,女32人。年龄1520岁者8例,2130岁者43例,3140岁者26例,4150岁者4例,5160岁者1例。r
穴位和手法选穴以近距离刺激为主,就是针刺好发位附近的穴位。头部取丝竹空、迎香、风池;腰背部取肺俞、肾俞;腹部取中腕;上肢取肩、曲池、合谷;下肢取伏兔、风市、足三里、委中。每次针4、5穴双侧以四肢穴位比较多用。手法以左右捻转徐缓刺入,达、麻、胀为度。留针一小时,作为强刺激法。平均治愈次数病期在半月以内者4次;一年左右者6次;三年以上者10次。病期的长短与治疗次数的多少也有关系。无效8例;6例只针刺一次;1例针治二次;1例有3年以上病史而只针5次。其中有蛔虫症2例;肺结核2例;痢疾1例。r
82例荨麻疹患者,有蛔虫的占12例,笔者曾辅以药物治疗,但药物一般均在针治前服用,病例介绍中的一例在第二次前服用,而疹块搔痒的消失在针治6至10次以后;并且70例未发现蛔虫不等于没有蛔虫。笔者认为抑制荨麻疹的发作,肯定是由于针刺的作用。在治疗中笔者还发现针的周围搔痒疹块先消,且很少复发。r
摘自上海中医药杂志1958年12月号r
r
本文发表在1959年2期第68页上r
r
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