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
网络安全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适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共48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任务和教学目标
(一)课程的性质和地位“网络安全技术”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网络工程方向的一门选修课,它是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的知识基础和技术基础。网络安全的前继课程。在高等教育领域大力推进网络安全技术的专业化教育,是国家在在网络安全技术领域掌握自主权、占领先机的重要措施。
(二)课程的主要任务了解网络安全技术领域的知识体系,在计算机系统领域的知识架构和技术基础,熟悉和掌握计算机系统安全的核心技术,如操作系统安全、网络安全和计算机病毒的防御,掌握关键的安全技术和安全机制、数据的备份与恢复技术、计算机取证技术等,以及如何在应用领域和应用系统中予以实施的实践技能。
(三)课程的教学目标通过对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能了解网络安全技术目前的一些学术、研究和应用等方面的状况,理解网络安全技术中的主要概念和相关原理,掌握一些常见的网络安全技术工具的使用。为在今后的专业学习中和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中打好坚实的理论基础和锻炼出一定的实际动手能力。
二、课程教学环节组成
本课程由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系开设,适用于计算机网络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专业,课程由课堂面授、师生讨论、上机实验以及在线学习等环节组成,其中,课堂面
f授在多媒体教室进行,上机实验可在网络工程实验环境下进行,而在线学习作为弥补课堂教学的一种信息化自主学习手段,可在课外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在实施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入门技能、学习时间与实验条件等实际情况,做出适当的教学与实践内容的取舍与调整。
f三、课程教学内容纲要
(一)课堂讲授第一章网络安全概述
【目的和要求】1、了解国内外网络安全技术状况;理解网络安全技术威胁的种类及其产生的根源;理解网络安全技术、网络安全的概念。2、理解开放系统互连安全体系结构和因特网安全体系结构;理解网络安全技术保障体系模型;了解安全标准(包括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安全法律法规。【重点和难点】重点:网络安全技术的概念;开放系统互连(OSI)安全体系结构和IP安全体系结构。难点:网络安全技术所涉及的相关理论和技术;网络安全技术的保障体系模型。【教学内容】第一节安全问题概述
一、国内外网络安全技术状况概述二、常见的安全威胁与攻击三、安全问题的根源四、网络安全技术概念(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