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法、化学法和生物法
第二章水的物理化学处理方法
水中被取出的杂质按颗粒大小可分为粗大颗粒物质、悬浮物质、溶解物质、胶体物质。
水中粗大颗粒物质的去除:多借助物理作用的物理处理方法,如筛滤截留(格栅、筛网、微滤机)
、重力沉降(沉砂
池,去除水中比重较大的无机颗粒杂质,分为平流式、竖流式、曝气式)和离心分离(水旋分离和器旋分离设备)等。
水中悬浮物质和胶体物质的去除:
1、沉淀的类型?适用范围?
1自由沉淀水中悬浮物颗粒浓度低,呈离散状态;互不干扰,各自完成沉淀过程。颗粒在下沉过程中形状、尺寸、密
度、不发生变化。例如:沉砂池、初沉池的初期
2絮凝沉淀水中悬浮物浓度不高,但有絮凝性能。在沉淀过程中互相碰撞发生凝聚,其粒径和质量均随沉淀距离增加
而增大,沉淀速度加快。例如:二沉池初期、混凝沉淀、初沉池后期
3拥挤沉淀分层沉淀水中悬浮物浓度较高,颗粒下沉受到周围其它颗粒的干扰,沉速降低,颗粒碰撞互相“凝聚”
而共同下沉,形成一明显的泥水界面。沉淀过程实质是泥水界面下降的过程,沉淀速度为界面下降速度。如:高浊度
水的沉淀、二沉池的后期、污泥浓缩池上部
4压缩沉淀当悬浮物浓度很高、颗粒互相接触、互相支承,在上层颗粒的重力作用下将下层颗粒间的水挤出,使颗粒
群浓缩。例如:沉淀池底物、污泥浓缩池内
理想沉淀池应符合哪些条件?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和表面积关系如何?
理想沉淀池应符合以下3个条件:1)颗粒处于自由沉淀状态;2)水流沿着水平方向流动;3)颗粒沉到池底即认为已
被去除。根据理想沉淀条件,沉淀效率与池子深度、长度无关,与表面积成反比。
普通沉淀池按照池内水流方向的不同,沉淀池的形式可分为平流式、竖流式、辐流式。
优缺点、适用条件:
池型
优点
缺点
适用条件
1适用地下水位较高及地
1对冲击负荷和温度变化的适采用多斗排泥时,每个泥斗需单独设排泥管各
质较差的地区
平流式应能力较强
自排泥,操作工作量大,采用机械排泥时,机
2适用于大、中、小型污水
2施工简单,造价低
件设备和驱动件均渗于水中,易腐蚀
处理厂
1尺子深度大,施工困难;2对冲击负荷及温
1排泥方便,管理简单;
适用于处理水量不大的小
竖流式
度变化的适应能力较差;3造价较高;4池径
2占地面积较小
型污水处理厂
不宜太大
1采用机械排泥,运行较好,管
1适用于地下水位较高的
1池水水流速度不稳定
辐流式理简单
地区;2适用于大、中、小
2机械排泥设备复杂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