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术支撑。23生态目标
示范区内植被覆盖率95以上,蜈蚣草种植2亩、黑麦草种植2亩、向日葵种植3亩、本土植物3亩。
3
f第三章工程内容和实施方案
31工程内容
根据示范区内重金属污染区的地形地貌因子(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理性质(容重、分散系数、初始入渗速度、孔隙度)、土壤化学性质(酸碱度、水溶性钙含量、氮磷钾含量)、生物因子(酶活性、微生物总量、呼吸强度)等指标,判定影响区域土壤修复与植被恢复的主要限制性因子。结合当地的气候条件及国内外相关重金属污染土壤治理修复研究技术等相关资料确定本次示范工程工程内容及总体思路:
将东岭锌业股份有限公司北侧兴隆场村涂家崖组10亩区域土壤污染严重的农田作为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示范基地。对选取的示范基地首先进行土壤污染现状调查监测,在调查监测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土地平整,一方面选取不同重金属富集植物种类及方法开展土壤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示范工作,另一方面选取不同淋洗剂采用土壤淋洗法治理修复受重金属污染土壤。对于植物修复技术,在示范区不同片区分别种植对重金属铅、镉、锌、砷等具有较强富集能的蜈蚣草、黑麦草、向日葵等绿色植物进行治理修复研究,其中,对种植向日葵片区开展在向日葵根部土壤混和添加不同人工合成的鳌合剂对比土壤重金属治理修复效果研究工作;对于物理化学修复技术中的淋洗法修复技术,在示范区内选取05亩土壤分别采用HCl、柠檬酸和Na2EDTA三种常用淋洗剂和不同的淋洗次数等条件进行土壤
4
f淋洗法重金属污染修复治理试验,利用一年时间初步取得示范治理成效,为区域土壤重金属污染治理修复工作全面开展打好坚实基础。
32工程具体实施方案调查
321土壤现状调查监测①现状作采样工作图和标注采样点位图。收集包括监测区域土类、成土母质等土壤信息资料。收集工程建设或生产过程对土壤造成影响的环境研究资料。收集造成土壤污染事故的主要污染物的毒性、稳定性以及如何消
除等资料。收集土壤历史资料和相应的法律(法规)。收集监测区域工农业生产及排污、污灌、化肥农药施用情况资料。收集监测区域气候资料(温度、降水量和蒸发量)、水文资料。收集监测区域遥感与土壤利用及其演变过程方面的资料等。现场踏勘,将调查得到的信息进行整理和利用,丰富采样工作图
的内容。针对示范区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测量,确实示范区地形、地貌、面
积、形状、地面坡度、覆土厚度、土层物质组成、灌溉条件、土壤物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