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计算机组成原理
一、教学内容研究讨论单台计算机的完整硬件系统的基本组成原理。单台:非多机系统。基本:不一定是最高性能、最合理的组成而是最基础的必要的组成部分。完整:计算机整机、全部的硬件功能部件。二、授课过程计算机的发展与1、计算机的发展与应用(1)计算工具的发展计算工具的发展工时代十指计数(远古时代起)机械时代算盘(公元前五世纪,中国)和对数计算尺(公元17世纪,欧洲)电子时代电子计算机(2)具体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具体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具体可分为五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电子管计算机(19461959)硬件简单,体积大,只能进行定点算术运算,运算速度慢(几第一阶段千几万次秒),编程语言采用机器语言和汇编语言。开始出现高级语言。(电子射线管、磁鼓存储信息)第二阶段:晶体管计算机(19591964)能进行浮点算术运算,运算速度提高到几几十万次秒,软第二阶段件采用子程序库、批处理管理程序。高级语言得到迅速发展。(磁芯为主要存储器,;用磁盘和磁鼓为外存)第三阶段: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641975采用微程序控制的设计技术、流水线结构以及高第三阶段速缓冲存储器Cache运算速度达到几十万几百万次秒。软件出现操作系统、虚拟存储系统。(半导体存储器为主存)第四阶段: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19751990)体积进一步缩小,可靠性进一步提高,出现微型机。第四阶段运算速度达几百万~几千万次秒。数据库管理系统、分布式处理及网络。第五阶段:新一代计算机(1990现在)采用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运算速度达到几亿次秒,从数值第五阶段运算过渡到以知识推理为主;计算机语言向自然语言发展,并且可以自动生成程序。1981年10月,日本首先向世界宣告开始研制第五代计算机。第五代计算机与前四代计算机有本质的区别,是计算机发展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据2003年11月26日“中国计算机”报“电脑工程师”专版刊载如下一则新闻:“日本贸易工业部放弃第五代计算机研究计划,准备开发以神经网络为基础的第六代计算机第六代计算机。”第六代计算机1946年第一台电子数字计算机ENIAC(electro
ic
umericali
tegratora
dcomputer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由Joh
mauchly和JpEckert领导的为导弹设计服务小组研制成功后,大约每58年,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可提高10倍,可靠性可提高10倍,体积可缩小至原来的110,成本也降低为原来的110。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计算机的产量以每年25%的速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