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12
f善投资环境,扩大城市影响力和美誉度。旅游的核心是文化体验,旅游者是文化传播最好媒体。苏州在取得经济社会事业巨大成就的同时,应该通过旅游这一最潜移默化的途径,来进一步促进苏州挖掘传统文化内涵,传播吴地文化精髓。使苏州向世界充分展现经济社会“硬实力”的同时,更加凸现城市精神文化“软实力”。四是落实“可持续发展”要求,实现生态文明发展目标的客观需要。党的十七大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大战略任务,迫切需要我们加快推进经济转型升级,扩大服务业比重。旅游业与其他产业相比,对环境影响方面的破坏性和危害性最小;以产业的生命周期来衡量,旅游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力也最强。随着苏州旅游目的地建设和旅游产业的提升,旅游作为服务业龙头产业的地位,在中心城区和旅游重点区域将更加明显。五是大力提高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体现苏州科学发展最终实践成果的重要举措。近年来,苏州经济社会发展突飞猛进,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服务业占GDP比重仅35左右,与国际著名旅游城市平均65左右的差距很大。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虽增加到5左右,但仍与世界旅游城市平均10以上的水平相比差距明显。把服务业进一步做大做强,促进全市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是苏州旅游业义不容辞的责任。二、“苏州旅游业全面提升计划”指导思想和目标(一)指导思想。“苏州旅游业全面提升计划”以党的十七大精神和科学发展观为主导,坚持政府主导、企业优先、规划引领、文化为魂、内合外联、环境保护的原则。努力改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要素增加、追求数量扩张和规模扩大的赶超式增长方式,向更加注重素质提升和结构优化,更加注重节能环保,实现集约化发展,更多地依靠要素协调、素质提高和业态创新推动旅游业发展。通过不断提高苏州旅游目的地服务功能,提升旅游产业发展水平,扩大旅游对经济社会文化带动效应,高质量完成苏州旅游业的转型升级。(二)发展目标
312
f总体目标:以“天堂苏州、东方水城”为城市形象,以“文化苏州、精致生活”为旅游产品品牌,以休闲度假和高端商务旅游为重点发展方向;以产品、品牌优化整合,旅游企业竞争力提升,旅游目的地功能、管理、服务、环境改善为重要内容。通过5~10年时间把苏州基本建成国际著名旅游目的地,旅游产业规模和效益水平处于全国领先地位。具体目标(至2015年中期目标)包括以下方面:1旅游目的地市场目标。进一步强化“天堂苏州,东方水城”城市旅游形象,通过塑造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