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讨论的Web层开发,是不使用任何开发框架时候的开发。1:写页面Html,到底有哪些数据需要在界面上表现
f2:每个数据的具体表现形式,如:有的需要表现成为下拉列表,有的需要表现成为单选按钮等。3:界面表现形式的逻辑布局,所谓逻辑布局是指某些数据的表现形式应该放在前面,某些应该放在后面;某些放在上面,某些放在下面。如:某个请假申请的业务,有请假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很明显开始时间的表现就应该排在结束时间的前面。而美工是负责最后页面的美观,一般美工不能动界面的逻辑布局。4:完成前面3步,页面的表现形式的大致模样就有了,下面需要来做功能性的开发。第一个就是这些表现形式的值的来源,如:下拉列表显示的值从什么地方来。值的来源方式很多,有数据库中来、固定值、某断程序运行的中间结果、前面页面传递过来等等,当然典型的还是来自数据库。好了,确定了值的来源,开发人员就要写代码来获取这些值,然后把这些值赋值到对应的表现形式里面。5:还有一些比较特殊,也就是真实操作的是一类值,但是在界面上显示的是另一类值,比如:数据库中有用户编号,到了界面上就得显示用户姓名,但是所有的操作都是要操作用户编号的。我们把这种情况分做:真实值和表现值,他们有一定的内在联系。这些都是要开发人员去转化和维护的。6:接下来就应该开发功能性的事件响应了。用户点击了某个按钮或者触发了某个事件,首先是客户端:数据检测、客户端事件处理;然后提交到服务端,服务端要获取到客户端提交的数据,然后调用相应的逻辑层接口来响应。当然如何写逻辑层的实现这里就不去谈论了。7:逻辑层执行完过后,返回数据和信息到Web层,开发人员还需要写代码去处理,选择哪个页面来显示,如何显示这些数据和信息等。8:在整个交互的过程中,还必须考虑到如何控制权限,如:某些数据不能显示,某些数据不能编辑等等;同样还需要考虑到消息的配置和国际化等等。这些功能起源于逻辑层,但是实际的控制要到Web层,这些都需要开发人员来控制。9:完成了上面的开发步骤,页面基本的功能开发就告一段落,接下来开发人员需要考虑页面美观的问题了。大家可能会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