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学习成果课题:课题:看待袁世凯的两重性
学校:广州市第三中学校:组员:区晓云组员:指导老师:郑雯指导老师:林伟彬班级:2003班级:2003高一4班车铭诚
f课题选择:课题选择:“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我们正处于学习阶段,对古人的认识是肤浅的。就算是伟大的历史学家也终究是站在现代的角度来根据种种记载,凭着自己的经验来评价古人。这些理论是否符合史实,我们有点怀疑,毕竟他不是古人自己本身。因此,课本里的内容可能是单一的,甚至是假的。袁世凯在中国近代史中处于一个重要的地位。关于他的文章我们读过不少,但极大多数都是批评他的,说他是“汉奸”,夺取革命果实,独裁统治等。我们立刻产生疑问,一个人生存在世一定有他的贡献,尤其是他这么一个聪明的人。为什么这样说呢?如果他不聪明,帝国主义不会利用它;如果他不利害,早已被人赶下台来;如果他无能力,也不能控制内阁,实行独裁统治。一个聪明的人怎么只是受到人们的谴责呢?所以我们凭着这种怀疑来研究他,想了解他是否真的罪不可赦,无所作为。袁世凯是个有历史价值的人物,也是一个有研究价值的人物。他存在两面性,因此,我们对他产生了兴趣。通过为他“平反”来使我们更为全面地重新去认识他,从而扩展我们的知识网络。活动过程活动过程1主题选择:我们小组认为,要认真地去考究一个人,必须从外表和内涵两方面去探究。因为有些人的言与行并不一致,或以往的考究只从单方面思考,导致被考究的人发生好与坏的偏向,所以决定从人物的两面性着手。开始时我们曾考虑过写孙中山,但我们觉得孙中山是一个中性派别的人物,要讨论他不易从两面性入手,因此放弃。随后学习到袁世凯这一反面人物,便产生了为他“平反”得念头。而且他的确有许多不为人知得一面,探究他有一定的挑战性和趣味性,因此选择了袁世凯。2)资料收集:一名组员负责上网找寻有关袁世凯得史实,另一名组员负责去图书馆摘录袁世凯的事迹和一些论证丛书。组长负责找袁世凯的图片和整理归纳组员所找的资料。3)资料筛选:《中国历史研究法》《袁世凯与戊戌政变关系辨析》《光荣与梦想中国历史述评》、、、httpwwwszedcom
ca374912htm、httpculsi
acomc
4)讨论:将各组员的资料相互传阅后,进行讨论。讨论过程中要求从自身因素和外界因素,政治和思想,古今对比等多个方面来讨论。组员和组长要大胆说出个人观点,组长做好讨论的记录。讨论后,要求各人写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