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纵筋,所以,矩形洞口缺省标注的做法不适用于圆形洞口。●墙问题(6):关于圆形洞口补强钢筋设置方式的问题。《03G1011图集》第17页的第(5)条规定:洞口上下左右每边都设置补强钢筋;但第(4)条只在上下设置、而不在左右设置?■答墙问题(6)03G1011的洞口规则与构造仅适用于剪力墙上:(含
f墙身、墙梁与墙柱)开洞,如果在框架梁或非框架梁上开洞,其构造方式就有所不同了。梁与墙梁的主要受力机理不同,梁的主要功能是承受竖向荷载,连梁的主要功能是协助剪力墙承受横向地震荷载;梁的箍筋主要为保证梁的(受剪)强度而设,连梁的箍筋主要为保证连梁的刚度而设。所以,当设置在连梁中部且直径不大于13梁高的圆洞切断了连梁的箍筋时,并不会使连梁的受剪强度减弱到不安全的程度,但却会影响连梁的刚度。所以,第(4)条规定仅需在洞口上下设置“补强钢筋”(严格的说法应是“补刚钢筋”)。●墙问题(7):《03G1011图集》第17页的第(6)条说明了“直径不大于800时”的开洞做法,对于“直径大于800”的圆形洞口怎样处理?■答墙问题(7):在剪力墙上开直径800的圆洞情况比较少见,国家建筑标准设计一般主要解决普遍性问题(偶尔涉及特殊性问题)如果圆洞直径大于800,。建议按17页第(3)条洞宽大于800的矩形洞处理,并在圆洞四角45度切线位置加斜筋,抹圆即
f可。●墙问题(8):当(洞宽大于800的矩形)洞口上下使用了补强暗梁以后,洞口左右就不须设置补强钢筋了?其中有什么道理?■答墙问题(8):不设置补强钢筋是因为补强钢筋已经不能解决问题了,所以要在洞口两侧按(约束或构造)边缘构件配筋,见17页第(3)条规定。●墙问题(9):关于“补强暗梁高度”计算问题《03G1011图集》第17页第(3)条:“补强暗梁梁高一律定为400,施工时按标准构造详图取值,设计不注。这里的“梁高400”是指混凝土的高度还”是箍筋的高度?从第53页右上角图中看来,应该是“箍筋高度”。■答墙问题(9):图上已经指示为箍筋高度。●墙问题(10)在03G101第48页中“剪力墙竖向钢筋顶部构造”:大样图中的“墙柱是否包括端柱还是指暗柱?■答墙问题(10)墙柱有10种,:详见第12页第321条和第322条关于墙柱的定义。●墙问题(11):在03G101第48页中“注:1、端柱、小墙肢的竖向钢筋。”根据该条的规定,端柱、小墙肢在顶部的锚固构造做法是否也得考虑其是边柱、
f角柱或是中柱?若是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