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解析:选A。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食性及栖息场所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林冠层栖息着鹰、杜鹃,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淡水鱼的分层与食性有关;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集群分布或表现为斑块状镶嵌。2.2018北京海淀区高三模拟森林群落中由于老龄树木死亡造成林冠层出现空隙,称为林窗。研究者调查了某森林中林窗与林下的土壤动物群落,得到如图所示的结果。据此不能推断出
教育配套资料K12
f教育配套资料K12
A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B.光照明显影响了土壤动物群落的垂直结构C.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D.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群密度相同解析:选D。在各层次中林窗的土壤动物丰富度均高于林下,A正确;光照明显影响了不同枯落物层的生物种类,群落的垂直结构受到影响,B正确;林窗和林下土壤动物种类随深度的增加而减少,C正确;林窗和林下不同层次的土壤动物种类有差别,但是不能推测种群密度的大小,D错误。
考向2种间关系的判断及应用3.2018安徽舒城晓天中学月考图1中所示的是生物间关系,A、B代表两种生物,C代表生物的生活条件,箭头表示营养流动的方向;图2在坐标系中表示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
下列相关判断中,错误的是A.图1中①~④表示的生物间关系分别是互利共生、种内斗争、捕食和竞争B.图1的③中A的数量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一直增加C.图2中的甲、乙、丙分别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D.在一个生态系统中,两种生物可能同时存在如图2中的乙和丙两种关系解析:选B。根据图1中几种生物关系的模式图可判断①、③、④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②表示的是生物A的不同个体间的种内斗争,A正确;图1的③中A与B是捕食关系,当A大量减少后,B的数量不能一直增加,B错误;图2中的甲、乙和丙分别表示互利共生、捕食和竞争,对应图1中的①、③、④,C正确;在食物网中,两种生物可能既存在捕食关系也存在竞争关系,D正确。
教育配套资料K12
f教育配套资料K12
巧辨三种种间关系曲线1互利共生曲线同步性变化同增同减。2捕食曲线不同步性变化的此消彼长不会导致某种生物灭绝;在捕食数量关系图中,捕食者与被捕食者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