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解读(二)
第四节业务层面内部控制
一、预算业务控制1.行政事业单位全面预算控制存在的问题(1)预算编制过程简单。编制时间紧、编制人员不足、编制质量低。(2)预算编制方法不科学。财政部门要求采用零基预算法,实际仍采用基数法。(3)预算编制内容不全面,预算项目不细。预算内与预算外脱节。(4)在预算执行方面缺乏应有的严肃性和约束力。用项目支出来弥补基本支出的不足,没有专款专用。(5)只注重预算的编制,不注重预算的执行、控制与评价。(6)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2.单位全面预算编制(1)单位应当建立健全预算编制、审批、执行、决算与评价等预算内部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编制实行“两上两下”的基本流程:测算、提出预算建议数,逐级汇总后报送同级财政部门,财政部门审核下达预算控制数,单位据此编制年度预算,财政部门批复。(2)单位的预算编制应当做到程序规范、方法科学、编制及时、内容完整、项目细化、数据准确。一是单位应当正确把握预算编制有关政策,确保预算编制相关人员及时全面掌握相关规定。编制的依据如定员定额。二是编制预算的方法包括固定预算、弹性预算、增量预算、零基预算、滚动预算。固定预算以预算期内正常的、可能实现的某一业务量(生产量、销售量)水平为固定基础,不考虑可能发生的变动因素而编制预算的方法弹性预算以预算期内可能发生的多种业务量水平为基础,分别确定与之相应的费用数额而编制的、能适应多种业务量水平的费用预算增量预算
f以当年预算的具体数字为基础,根据实际执行情况和计划期各项业务的可能增减变动情况来确定下一年度预算比上一年预算的增减变动额零基预算不考虑目前的费用水平,以零为起点以无费用、无成本、无服务、无收益作为预算的起点流动预算根据上一期的预算指标完成情况,调整和具体编制下一期预算,并将预算期连续向前推移的一种预算编制方法(3)单位应当建立内部预算编制、预算执行、资产管理、基建管理、人事管理等部门或岗位的沟通协调机制,按照“谁花钱,谁编预算”的原则分解细化编制预算目标。(4)单位应当合理设置岗位,明确相关岗位的职责权限,确保预算编制、审批、执行、评价等不相容岗位相互分离。预算业务管理工作机构有财务人员、政府采购、资产管理、人事管理、基建管理等部门人员。预算编制与审批、执行、考核职务要相分离。(5)单位应当根据内设部门的职责和分工,对按照法定程序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