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贫富差距的现象中国在改革开放后,人民的生活水平和收入水平都有了较大的提高,同时也也出现了贫
富分化,这种贫富分化现象实质上是社会分层的一种具体表现形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最为根本的变化,莫过于中国社会结构的变迁。社会结构变迁的核心是社会分层的变迁,分层的本质是关于人们之间的利益或资源占有率之间的变化。而中国现阶段改革的本质也是关于人们利益之间的关系。20世纪80年代以来,由于我国非均衡发展的政策、强调效率优先的分配,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发展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使我国的贫富差距出现了明显扩大的趋势。中国现阶段出现的贫富差距和阶层分化已经向我国的民主和法制建设提出了许多新的问题。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取得了巨大的成果,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是毋容置疑的。但是同时也出现贫富两极分化加剧和出现暴富阶层的现象,尤其是贫富差距问题不容忽视。在测量贫富差距问题上有几个标准,从基尼系数来看,中国城镇居民个人收入的基尼系数,在改革前为0160,在全世界几乎是最低的,而现今的基尼系数已经高达0460以上,超出了国际上通常认为的基尼系数在0304之间的中等贫富差距程度;从五等分法来看,中国20的最富有家庭占全部个人收入的50以上,20最贫穷家庭占5以下,而美国20最富有家庭收入不足全部收入的一半;从恩格尔系数来看,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恩格尔系数都低于15,是极富裕国家,而中国的恩格尔系数则在53以上,恩格尔系数偏高,说明中国的贫困阶层的比例较大。按这三种社会分层的指标来划分,中国的总体社会分层结果都是两极分化现象严重,中间阶层太小。我国的高收入阶层人口主要是个体户、私营企业主,并且这个阶层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不是按劳分配的结果,而是凭借权力、非法手段和其他不正当手段造就的。我国的中间阶层从其目前情况看来仍处于一种代际更替的过程中。而低收入阶层则是人数众多,在收入上徘徊不前,甚至有所下降,在阶层分化进程中被甩入社会的底层,在社会结构上与其他阶层之间开始出现“断裂”。
在当前,我国贫苦阶层包括农村贫困人口和城市贫困人口两大群体。城乡合计将近1亿人处于贫困状态。目前,在一些城市,特别是一些低收入职工相对集中的工业城市和城镇,由于低收入的生活状态相同而且集中,城市贫困人口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开始显露。他们为了改变低收入的贫困状况,开始出现了内部认同和组织群体行为的征兆。尤其是当今一些富有者斗富摆阔、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