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测量学实习实训教案
一目的与要求
1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测量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掌握纵、横断面的测量方法。3掌握方格法平整土地的方法。4掌握圆曲线、缓和曲线的测设方法。5掌握全站仪的使用方法。
二准备工作
1实习动员由有关教师讲明实习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介绍实习场地的情况,实习任务和
计划,实习纪律,分组名单,领借仪器的工具的办法以及损坏或丢失仪器的赔偿规定,指出实习注意事项等,以保证实习的顺利进行。2领借仪器
每组经纬仪一套,水准尺一付,竹竿若干,全站仪一套。皮尺一把,木桩、小钉若干。3分组
每组由46人组成,设组长一名,组织本组纪律及看护仪器。
三实习内容1纵横断面测量
(1)纵断面测量
①中线测量:首先确定直线起点A及终点B,由A点到B点定直线,每隔
100米打一里程桩,遇到地形变化处要加桩,里程桩和加桩都以起点到该桩的距
离进行编号。例如某加桩号为1426,即该桩距起点A为1426米(“”前为
公里数,“”后为不足一公里的数)。边选点边打桩边画出草图。
②纵断面水准测量:由已知高级水准点开始,将高程引至起点A(即0000桩),测量中线上各桩的高程时,测站不一定安置在两点中间,而是选择里程桩
f为转点,其他加桩则作为中间点处理。高程计算法采用视线高高程法,即:
视线高程后视点高程后视读数
前视点高程视线高程前视点读数
间视点高程视线高程间视点读数注:转点上水准尺读数应读至毫米,间视点上水准尺读数可读到厘米。
③绘制纵断面图(2)横断面测量
①在横断面方向上从右侧开始选出第一个地形变化点,在该点上立一水准尺,读出两点间水平距离和高差。同时,沿横断面方向上,又可测出第一个和第二个地形变化点之间的距离和高差,直至到中线宽度的下半处。
②然后在同一里程桩的左侧,同上法,又可测得一些地形变化点的位置及高差,直至中线宽度的一半处。
③绘制横断面图(3)土方计算
在横断面图上,可以计算出填方、挖方的面积,计算土方的方法使平均断面法,两断面间的土方量是:V1A1A2D
2式中:A1A2相邻两横断面的挖方和填方面积
D相邻两横断面之间的距离计算土方一般在表格上进行,从横纵断面图上将各中线桩的地面高程、计算高程、填挖数及各断面的填、挖面积分别填入表内,然后按平均断面法计算土方。从纵断面图中,可以看到设计线与地面线相交的点,这些点即不填又不挖,叫做零点,可以计算出零点到相邻中线桩的距离,还应到现场测量零点处的横断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