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90后初高中学生心理特点分析
我们现在面对的对象是初高中学生,因此,有必要了解他们的心理特征,这样,才能全方位地了解他们,从而帮助他们“传道授业解惑”。为此,我重温了吴老师给我们上的《化学教育心理学》相关内容,并做简要归纳如下:
1初中生的心理特征
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的过渡时期,独立性与依赖性,自觉性与幼稚性错综复杂,在认知、情感、个性等方面的具体表现是:
①认知方面:
观察能力有所发展,能按照教学的要求有意识地较长时间地观察,但观察的精确性、深入性不够,不能透过复杂的现象看本质;注意的广度接近成人,但稳定性多由兴趣引起的无意注意;有意识记有所发展并逐渐占主导地位,但个别差异明显男生反对死记硬背,女生偏重机械记忆;抽象逻辑思维开始占优势,但具体的形象思维还时有表现,其抽象的概念思维还需要感性经验的支持;想象随着兴趣的扩展、知识的增长、能力的提高,变得十分丰富、生动和负责,表现在想象的有意性、目的性、创造性增强,现实性有所发展。
②情感和意志方面:
情感内容日趋丰富、深刻,表现在对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的理解性和自觉性上,也表现在自我评价与自我意识等方面;例如在人物的评价方面,多数学生追求的内心和外在的统一,但其情绪易冲动且不善于自我克制,因此,心理学家认为1214岁是情感发展最困难最令人操心的阶段,这可能是神经兴奋过程较强而抑制过程较弱的缘故。他们开始表现对异性的感兴趣,
f有接近异性的的倾向和愿望,有表面疏远而内心又很爱慕的矛盾心理;意志方面表现在依赖性减少,目的性增强,但意志行为易受“暗示”并愿意模拟心中的偶像。
③个性方面:
自我意识发生了质的飞跃。表现其“独立感”“成人感”,因为少年的身体的发育处于第二个高峰期,身体的变化,知识、经验、能力的积累及社会地位的改变,使他们感觉到自己长大了成人了;自我意识的视线由外部转向内心,仿佛刚刚发现“自我”,他们不仅关心自己,也对别人的内心世界发生了兴趣,但自我意识具有一定的个别差异,性别差异和城乡差异。
2高中生的年龄特征
年龄14、15~17、18岁,青年初期
心理特征:
①认知发展
A.思维具有更高的概括性和理论性,并开始形成辩证思维。表现在:抽象与具体得到了较高的统一。少年时期,思维或多或少地依赖个体感性经验的支持,思维主要属于经验型。那么到了青年初期,由于经常要掌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和系统的科学理论,抽象的逻辑思维就开始迅速发展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