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面交待(手术记录或病程记录)。手术记录应当在规定时限内及时、准确、真实、全面地完成。
f2、麻醉科医师要对实施麻醉的所有患者进行麻醉后评估,尤其对全麻术后患者,麻醉科医师应当严格依照全麻患者恢复标准确定患者去向(术后恢复室或病房或外科监护室),并对重点患者实行术后24小时随访且有记录。患者送至病房后,接送双方必须有书面交接,以病历中签字为准。3、凡实施中等以上手术或接受手术病情复杂的高危患者时,手术者应当在患者术后24小时内查看患者。如有特殊情况必须做好书面交接工作。术后3天之内必须至少有1次查房记录。4、“Ⅰ”类切口手术,预防性使用的抗菌药物,原则上应在手术后24~72小时停止使用。5、手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具体措施到位,大型手术要关注“深静脉栓塞”的预防。(四)围手术期医嘱管理制度试行)1、手术前后医嘱必须由手术医师或由术者授权委托的医师开具。2、对特殊治疗、抗菌药物和麻醉镇痛药品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六十、麻醉科工作制度1、麻醉包括临床麻醉、疼痛治疗及心肺复苏,具备麻醉专业的主治医师及以上资格的医师方可独立实施授权范围内的各种麻醉操作。2、担任麻醉的医师在术前均应当访视患者,对全身情况进
f行麻醉前评估(ASA风险评估),确定麻醉方式,开好麻醉前医嘱;复杂特殊的患者应当进行科内或多科参与的术前讨论,共同制订麻醉方案,对手术和麻醉中可能发生的困难和意外做出估计,便于做好麻醉前的准备工作,并在术前访视和讨论的基础上完成麻醉前小结。3、麻醉医师应当按规范向患者及家属进行充分的告知与说明,签署麻醉知情同意书,并认真检查麻醉药品、器械是否完备。4、麻醉医师按计划实施麻醉,严格执行技术操作常规和查对制度,在麻醉期间要坚守岗位,术中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作出判断和处理,严格三级医师(或二线)负责制,遇有不能处理的困难情况应当及时请示上级医师商量配合处理。术中认真填写麻醉记录。5、实习、进修人员要在带教医师指导下工作,不得独立执业。6、术毕,待患者基本恢复后,护送患者回病房或麻醉恢复室,麻醉者要把麻醉记录单各项填写清楚。并向值班医师交待手术麻醉的经过及注意事项。术后应及时清理麻醉器械,妥善保管,定期检修,麻醉药品应及时补充。7、术后72小时内要随访患者,检查有无麻醉后并发症或后遗症,并作相应处理。8、急诊手术前的准备时间较短,但也应当尽可能完善手术前的准备工作,术中、术后的管理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