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兴中学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
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辅助教学。
课时教案
题:维护社会公平维护社会公平1课时总序第个教案课型: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良好的合作要以公平为基础,认识树立公平意识的重要性。能力目标:理解公平具有社会性和相对性,实践公平互惠的社会合作。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增强积极维护社会公平的责任意识,自觉树立互惠的、公平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理解公平合作对于社会公共生活的重要性;树立互惠的公平合作意识。教学难点:理解公平的相对性;自觉培养公平合作意识。教学程序:一、导入新课情境导入(见教材P103页材料)1、情境导入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类从未停止过对公平的探索,提出了各种公平观:※不患寡而患不均※均贫富,等贵贱※人生而平等※讲求效率,维护公平※……议一议:议一议:⊙你能从寻找中找到有关公平观念的轨迹吗?教师讲述:教师讲述:虽然公平一直是人类孜孜以求的目标,但纵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公平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的,任何社会都会存在一些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我们要理智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板书标题:2、板书标题:理智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二、讲授新课1、理智地面对社会生活中的不公平现象(1)没有绝对的公平公平是在比较中产生的。因此,公平总是相对的,无论我们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绝对的公平。情境活动一:(见教材P103页材料)情境活动一:议一议:议一议:①如果她接受了这种不公平,情形会怎样课
f黄兴中学
初中二年级思想品德科
②她可以通过哪些途径,使自己的问题得到公平合理的解决(2)对待不公平现象的正确做法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当我们遇到这种情况发生时,该怎么办呢?情境活动二:情境活动二:(见教材P104页)议一议:议一议:※他们的想法有道理吗※是什么影响着他们对公平与否的判断?※他们该如何面对?教师讲述:教师讲述:公平与否的判断,受个人价值观、思维方式的制约。当我们遇到不公平的事情时该怎么办呢?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①调整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自己的价值观相关链接:相关链接:(见教材P105页)情境活动三:情境活动三:(见教材P105页)※当有人恃强凌弱时,※当有人弄权渎职侵吞公款时,※当有人排斥异己、处事不公时,想一想:想一想:⊙你见到不公平现象时有何感受?你遇到这些事应该怎么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