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中国的地域差异第一节四大地理区域的划分
一、秦岭淮河线的地理意义
(1)1月0℃等温线经过的地方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经过的地方
(3)暖温带与亚热带分界线
(4)温带季风气候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分界线
(5)温带落叶阔叶林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界线(6)湿润地区与半湿润地区分界线
(7)河流有无结冰期分界线
(8)黄河流域与长江流域分界线
(9)水田与旱地分界线二、秦岭淮河线南北两侧的地理差异
(10)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分界线
秦岭淮河以南
秦岭淮河以北
1月平均气温
>0℃
<0℃
河流封冻状况
不封冻
封冻
温度带
亚热带、热带
暖温带、中温带、寒温带
干湿状况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年降水量
>800毫米
<800毫米
气候类型
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
温带季风气候
植被类型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为主
暖温带落叶阔叶林为主
耕地类型
水田为主
旱地为主
作物熟制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主要粮食作物
水稻
小麦、玉米
主要经济作物
甘蔗、油菜、棉花
甜菜、花生、棉花
主要经济林木
柑橘、茶叶等
苹果、柿、枣
主食
大米
面食
主要运输方式
公路、铁路、水运
公路、铁路
民居特点
墙体高、屋顶坡度大
墙体厚、坡度小
三、四大地理区域
1分界线:秦岭淮河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边缘线2四大地理区域: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
3分界线的主导因素: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气候):西北地区和北方地区(夏季风);青藏地区:地形地势(或平均海拔)
第二节北方地区
1位置:秦岭淮河以北,长城以南,青藏高原、大兴安岭以东。2面积和人口:面积约占全国的20,人口约占全国的40
3地形及地形区:以平原和高原为主;西部黄土高原,东部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以及山东丘陵和辽东丘陵;主要山脉是: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脉、太行山脉等4气候: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5河流:主要有黑龙江、松花江、黄河等;流量小,冬季不结冰。6重要农业区:华北平原、东北平原、关中平原。7重要林区:大兴安岭、小兴安岭、长白山。8年降水量:400800毫米。9作物熟制:长城以北一年一熟,长城以南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10耕地类型:旱地。
11主要农作物:小麦(华北冬小麦;东北春小麦)、玉米、大豆、甜菜、棉花、谷子。12主要水果:盛产温带水果,苹果、梨、桃、杏、柿、枣、葡萄。13地方特产:东北“三宝”(人参、貂皮、鹿茸)、洛
阳牡丹、兰州白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