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却终因伤势过重而不幸身亡。C李守忠多有战功,视死如归。李守忠在出兵支援洪洞的战斗中兵败被俘,他拒绝金人利诱,直面酷刑,惨烈而死。D李家人赤胆忠心,满门忠烈。李氏家族,不乏国家的栋梁之才,伯通、伯温、守忠、守正都
高二语文第11页(共8页)
f为国捐躯,可歌可泣。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⑴别遣老弱百人,曳薪扬尘,多张旗帜,敌惧,遂解去。(4分)⑵军将彭智孙乘间据义州叛,守忠闻之,长驱抵城下,力战,复之。(4分)14李伯温为什么先杀家属又自杀而死?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哭李商隐①(其一)崔珏成纪②星郎字义山,适归高壤③抱长叹。
词林枝叶三春尽,学海波澜一夜干。风雨已吹灯烛灭,姓名长在齿牙寒。只应物外攀琪树④,便著霓裳上绛坛⑤。
【注】①李商隐:字义山,是晚唐诗坛一颗巨星;他热衷政治,曾任秘书省校书郎,志欲革除积弊,却怀才不遇,最终成为朋党之争的牺牲品。②成纪:古县名,是李姓的重要源地。③高壤:土丘。④琪树:仙境中的玉树。⑤绛坛:道坛的美称,亦借指仙境。
1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首句不只是为介绍李商隐,更是要借助对好友不同的称谓传达出一种痛彻心扉之感。B“适归高壤”扣题点明“哭”的原因;“抱长叹”寥寥三字,无限感慨哀思溢于言表。C颈联上句实写,通过对夜晚风雨交加、吹灭室内灯烛的描绘,渲染出一种凄凉的氛围。D尾联为虚写,想象李商隐攀玉树、登仙境,表达对友人的怀念并赞美其高洁的品性。
16请简要赏析诗的颔联。(6分)
高二语文第12页(共8页)
f(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
⑴《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子路称自己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内忧外患的国家,就能取得“①,②”的成效,被孔子批评毫不谦让。
⑵李白的《将进酒》中,“③,④”两句从时间的范畴,运用夸张和比喻的手法,表现出诗人对岁月流逝、人生易老的慨叹。
⑶《韩非子有度》中,用“⑤”表明国家强弱是可转变的;又用“⑥”正面强调了依法治国才能实现国家强盛。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图表和文字,完成18~20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人类近代生活方式的进步与改变,无不有着直接的关系。科技革命总是辩证
地在拓展人类活动疆域的同时缩短彼此的距离,
为人们带来便利。例如:交通工具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