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顾城诗歌童话意境的根源
作者:张瑞雪来源:《文学教育》2009年第02期
一提到顾城,人们便会想起他“童话诗人”的称号,这与他诗中构建的世界是大体一致的。舒婷曾写下《致童话诗人》,这更坚定了人们对这一称号的认同。顾城自己也说过:“当我打开安徒生童话,浅浅的脑海里就充满了光辉。我走向他,我渐渐透明,抛掉了身后的暗影。只有路,自由的路。”
顾城的诗歌创作体现这样的一个审美特征:诗人由于种种原因从成年人的现实生活中逃离了出来,躲进自己儿童时代的亲历和体验中,又借用儿童的眼睛和心态来直觉地把握成年人的生活,感悟现实的世界。这样就使诗歌的意象染上孩子的稚气与纯真,却又暗藏着诗人思想成熟而深邃的美,构成顾城那奇特的梦幻般的诗歌童话意境。因而其根源也变得极其复杂,下面分三个方面来论述。
一、童年根源
诗人构建童话意境的最大来源便是童年经验。童年经验对作家的创作影响很大,它可以以作品的生活原型和题材直接进入创作之中,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将成为创作的动力源。
顾城小时候随父到海滨农村生活,大海的宁静和谐与农村的田园气息铸造了他的诗人气质及人格理想,农村的文化氛围,对未来美好理想的渴望成为他诗歌创作的背景和制约力量。他是一个地地道道的城里人,在农村的生活时间很短,但是他有着封闭的情绪记忆,固执地把自己的农村童年生活看成他童年经验的全部,并且这种经验始终烙印在他的心灵上,并直接构成了他心灵结构的大背景:蔚蓝的天空、清朗的月夜、宁静的大海、怡人的沙滩,那里有让人萦怀的物事,有让人激动的色彩,这样一个美丽的世界已沉淀为一种精神形式,支配着他以后人生路程的指向。与此同时,童年生活中父亲的影响也非常大,因为很长一段时间,只有他和父亲两个人,父亲是一个诗人,他把诗的隽永与醇厚的气息带给了幼小的儿子,很小的时候,顾城便熟悉了普希金、但丁、泰戈尔、惠特曼等诗人,他们富有浪漫气息的诗作浸染了他幼小的灵魂,为他童话世界构建找寻到可比的参照系,“有一段时间我天天读他们的诗,把他们的诗带到梦里去,有些诗是一生读不尽的。”“我喜欢西班牙文学,喜欢洛尔迦,喜欢诗中的村庄、月亮、沙土和谣曲。”“他沉浸在这样一个银色的诗意氛围中而不能自拔。此外,顾城还在中国古代诗歌中找寻童真的浪漫记忆,在《红楼梦》那恍若隔世的泪水人生中畅想感慨。这些因素形成了一个合力,并最终完成了他坚不可摧的童话世界的构建,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