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把12公顷的15转化为1公顷的110。让学生经历这样的说理过程,一步一步总结出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渗透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让人一目了然,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数形结合的例子在教学中比比皆是。
数与形是数学知识的两种表现形式,数形结合实际上就是将抽象的数学语言与直观的图形结合起来,以形助数,以数解形。数形结合可以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升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如在教学例题“121418116132164…?”时,先让学生观察算式,看看有什么发现。学生说:后一个数是前一个数的一半。学生又说:分子都是1,分母是2,4,6,8,16,32,64…,后一个分母是前一个分母的2倍。学生还说:如果继续加下去,和大于12,有可能接近1。学生初步感知加法算式的特点后,教师应鼓励学生在交流的过程中清晰地描述自己的思维过程,教师再适时画出对应的直观图形,把“数”对应的“形”找出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用一条线段或一个圆表示单位“1”,学生尝试画图分析,探究规律。学生边画边思考,感觉“很难”继续画下去,慢慢体会到“极限”的思想。教师告诉学生,还能继续画下去,再画剩下的12,再画剩下的12……你会慢慢发现剩下的线段越来越短,越接近线段1的终点。教师再通过课件动态演示,如果继续画剩下的一半,再画一半……总和刚好是线段1。终于发现:121418116132164……1。学生通过形来分析数,数形结合,相得益彰,加深了对数形结合的认识,找到了解决问题的策略。最后展示用圆表示的图:
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数形结合的优势,抓住有关数形结合的思想和方法,通过数和形的有机结合,帮助学生在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之间搭建起桥梁,这有利于学生在学习数学过程中,有效化解难点,并逐步感悟数形结合的思想,从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提高数学素养。
数学教学,无论是让学生获取知识、技能,还是掌握思想、方法,都需要教师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适时地选择正确的教学策略,通过精心设计的教学情境与教学过程,引导学生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形象化,开拓解题的思路,从而解决问题,构建起有效的数学课堂。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