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第三单元
一、分配制度
收入与分配
1、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还要健全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2、按劳分配为主体(1)基本内容和要求:多得)。(2)必然性:由我国现实的经济条件决定。①前提社会主义生产资料公有制;②物质基础生产力发展水平;③直接原因社会主义条件下人们劳动的性质和特点。(3)意义:①对劳动者,调动劳动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激励劳动者努力学习科学技术,提高劳动技能,促进社会生产的发展;②对社会,按劳分配作为社会主义性质的分配制度,是对剥削制度的根本否定,是消灭剥削和消除两极分化的重要条件,体现了劳动者共同劳动、平等分配的社会地位。(4)地位: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3、要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1)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2)是对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3)有利于调动人们使用生产要素的积极性,促进资源合理配置,增加居民收入,推动经济发展,4、分配制度的客观必然性。(1)根本原因:生产决定分配,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我国现阶段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多层次、不平衡)决定的。(2)直接原因:生产资料所有制决定分配方式。我国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决定的。(3)重要原因: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需要。(意义)分配方式按劳分配例子国有企业、事业行政单位、集体企业劳动者的工资、奖金、津贴;农村集体经济承包土地(公有制经济)非按劳分配按劳动要素非按劳按生产要按管理要素按土地要素福利性分配;社会保障收入(公有制经济)私营、外资企业中工人的工资、奖金、津贴;个体劳动者收入(个体、私营、外资)管理人才凭借管理才能和贡献获得的收入土地流转所得的转让金;出租住房、门面的租金(范围:公有制;对象:个人消费品;依据:劳动;标准:多劳
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f小初高K12学习教材
分配
素分配
按技术信息要素按资本要素分配
技术入股;专利使用;技术转让;信息转让。私营、外资企业主投资的税后利润;存款利息;债券收入;股息红利转让的收入等投资
二、收入分配公平问题。1、含义: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要求社会成员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