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第五章
锥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
锥光镜下的晶体光学性质包括:晶体的习性、光性符号、光轴角大小及晶体切面的准确方位测定。第一节锥光镜的装置及光学特点
在正交偏光镜(PP⊥AA)的基础上,于下偏光镜之上,加上一个聚光镜(把聚光镜升到最高位置),换用高倍物镜,推入勃氏镜或去掉目镜,便完成了锥光镜的装置。加入聚光镜的作用是使透出下偏光镜的平行偏光束变成锥形偏光束。
锥形偏光束与平行偏光束的重要区别,在于平行偏光束基本是同一方向垂直射入矿片;而锥形偏光束是以不同方向射入矿片。锥光镜下观察到的,应当是各个不同方向入射光通过矿片后所产生的消光与干涉效应的总和。它们构成特殊的图形,称为干涉图。换用高倍物镜的作用,在于能接纳较大范围的倾斜入射光波。
1
f观察干涉图时,为什么必须去掉目镜或推入勃氏镜。因为干涉图的成象位置不在薄片平面上,而是在物镜的后焦平面上。
2
f去掉目镜,能直接观察镜内物镜后焦平面上的干涉图实象,其图形虽小却很清晰。不去掉目镜,则必须推入勃氏镜才能看到干涉图。此时,勃氏镜与目镜联合组成一个宽角度望远镜式的放大系统,其前焦平面恰在干涉图的成象位置,可看到放大的干涉图。均质体矿物的光学性质各方向一致,任何方向的入射光都不发生双折射,在正交偏光镜间全消光,锥光镜下看不到干涉图。非均质体的光学性质随方向而异,在锥光镜下能形成干涉图,其干涉图特点随矿物的轴性和切片方向而异。第二节一轴晶干涉图
一轴晶矿物的干涉图,因切片方向不同而不同,主要有三种类型,即垂直光轴切片、斜交光轴切片及平行光轴切片的干涉图。一、垂直光轴切片的干涉图(一)图象特点
3
f由一个黑十字与同心圆干涉色色圈组成。黑十字由两个互相垂直的黑带组成。黑带即消光影。两个黑带分别与上、下偏光镜振动方向AA、PP平行,两个黑带中心部分往往较窄,边缘部分较宽;黑十字交点位于视域中心(与目镜十字丝交点重合),为光轴出露点。干涉色色圈以黑十字交点为中心,成同心环状,其干涉色级序由中心向外逐渐升高,干涉色色圈愈外愈密。干涉色色圈的多少,取决于矿物的双折率大小(ΔN)及薄片厚度(d)。矿物的双折率愈大,干涉色色圈愈多;反之,双折率愈小,干涉色色圈愈少,甚至在黑十字的四个象限内仅出现一级干涉色。双折率相同的矿片,厚度愈大,干涉色色圈愈多;反之,薄片愈薄,干涉色色圈愈少。转动物台360°,干涉图不发生变化。(二)干涉图的应用
1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