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旧事资料 分类
五、问答题(一)简答题1、中医学的“整体观念”思想主要有哪些内容?
答:主要两个方面:(1)人体是有机的整体:在结构上不可分割,在功能上相互协调,在病理上相互影响。这种相互关系,是以五脏为中心,通过经络系统,把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成有机的整体;(2)人和自然界的统一性:人类生活在自然界中,自然界存在着人类赖以生存的必要条件。人体受自然界的影响,必然产生相应的生理和病理的反应。2、什么是中医学的辨证论治?
答:辨证论治,是中医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全过程。辨证,就是根据四诊(望、闻、问、切)所收集的资料症状和体征,通过分析综合,辨清疾病的原因、性质、部位,以及邪正之间的关系,概括、判断为某种性质的证,论治,是根据辨证结果,确定相应的治疗方法。辨证是决定治疗的前提和依据,论治是治疗疾病的手段和方法。3、简述阴阳五行学说的中心思想
答:阴阳五行学说,是我国古代的唯物论和辨证法。阴阳学说认为世界是物质的、物质世界是在阴阳二气的相互作用下孽生、发展和变化着的,五行学说则认为木、火、土、金、水是构成物质世界所不可缺少的最基本物质,由于这种物质之间的相互资生、相互制约的运动变化而构成了物质世界。4、简述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答:基本内容有四个:(1)阴阳对立制约。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主要表现于它们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消长。(2)阴阳互根互用。阳依存于阴,阴依存阳,每一方都以其相对的另一方的存在为自己存在的条件。阴阳又各互为其根,阳根于阴,阴根于阳。阴阳之间的这种相互依存关系,称为阴阳互根互用。(3)阴阳消长平衡。阴阳之间不是处于静止和不变的状态,而是始终处于不断运动变化之中,故说“消长平衡”。所谓“消长平衡”,即指阴阳之间的平衡,是在一定限度,一定时间内“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维持相对的平衡。(4)阴阳的相互转化。是指阴阳对立的双方,在一定前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一般表现在事物变化的物极阶段,即“物极必反”。5、怎样理解“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
答:其意是指阴阳相互依存。阴代表物质,阳代表功能,物质居于体内,所以说“阴在内”,功能表现于外,所以说“阳在外”。在外的功能(阳),是在内的物质(阴)运动的表现,故说阳为阴之使。在内的阴是产生机能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说阴为阳之守。张景岳说:“守者守于中,使者运于外”r
好听全球资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