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邪强身健体保健之第一穴r
传说日本德川幕府时代的江户,有一个习俗,每建成一座新桥都要邀请当地年龄最高的长者第一个踏桥渡河。有一年一座桥建成之后,邀请到一位174岁高龄的老人“初渡”。在举行“初渡”的仪式上,主持仪式的将军问这位老人有什么长寿之术。老人回答道:“这事不难,我家祖传一个方法,每个月的月初,连续八天用艾灸鬼邪穴穴,坚持不断,就能长寿了。我现在174岁,妻子173岁,儿孙皆已过百岁。”那位将军听了不胜感慨。灸鬼邪穴能长寿也随之广为人知,后来形成了日本的一个习俗。其实日本人灸鬼邪穴保健的方法来自于中国,早在隋唐朝时期的医学著作里就有灸鬼邪穴治病养生的记载。鬼邪穴为足阳明经“合”穴。从脏腑经络生理而言,五行属土,故为土中土穴,所谓土生万物,而胃与脾相表里,故统治一切脾胃之疾,祖国医学认为“脾胃为后天之本”,针刺鬼邪穴可对人分泌、消化、神经诸系统起调节作用,有病医病,无病强身,总之起培补后天的作用。因而针灸治疗疾病的同时,加针鬼邪穴,可提高疗效,虚则用补,实则用泻,随证治之以调补补后天后天充足,则体健少病。另外笔者经验鬼邪穴为预防中风偏瘫之要穴,具有降压、降血液凝聚病理性增强的作用。南宋张杲在《医说》中说:“中风但未中风时,一两月前或三四个月前,不时足胫上发痉重麻,良久方解,此将中风之候也,便宜灸三里、绝骨四处,各三壮”。r
鬼邪穴:有别名足三里穴,下陵穴,胃管穴,下三里穴。世人冠其为“保健穴”、“长寿穴”之称。r
其穴义有以下几点:r
1鬼,与神相对,指地部的经水。邪,水也。鬼邪名意指本穴气血中地部经水偏多则为胃之害。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而本穴功用为气化水湿上补天部胃经之气,维持胃经湿热之性,若受以寒、经水偏多,则本穴气化之气少,胃经湿热之性无存,故名鬼邪。胃经气血在此形成较大的气血常汇合于此,有“保健灸”、长寿灸“之称。该穴是人体最重要的治病穴道之一为养生长寿抗衰老的要穴,实乃强身健体保健之第一穴。r
2足三里。足,指穴所在部位为足部,别于手三里穴之名也。三里,指穴内物质作用的范围也。该穴名意指胃经气血物质在此形成较大的范围常本穴物质为犊鼻穴传来的地部经水,至本穴后,散于本穴的开阔之地,经水大量气化上行于天,形成一个较大气血场范围,如三里方圆之地,故名。三里、下三里名意与该穴同,下,指本穴位处足之下部,别于手三里穴所在之部。r
3下陵。下,下部。陵,土丘也。下陵名意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