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知识目标
教学目标
能力目标德育目标
力
知道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不能脱离物体而存在。知道力有大小和方向,能画出力的图示和示意图。知道里的作用效果,知道力可按性质和效果来命名。通过具体的例子,培养学生独立分析物体的受力情况。从实际的物理情景出发养成一种科学问题的习惯。
教学重点
力的概念
教学难点
力的图示
教学类型
新授课
教具
磁铁,铁钉,弹簧秤,钩码,圆规,三角板,投影仪
一、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1学生实验:(1)磁铁吸引铁钉。(2)用手拉弹簧秤的挂钩。
磁铁对铁钉施加力的同时也能感觉到铁钉对磁铁也有吸引的作用。用手
拉弹簧,手也被弹簧所拉。
2出示投影片
效施力物
果
体
作用
受力物体
效果
脚
踢
球
新课教学
手
提
水
肩
推
车
引导回答:只要有力发生,就一定有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施力物体同
时也是受力物体。
二、力的大小和方向。
实验:
(1)在弹簧秤的限度以内轻轻的啦一下弹簧挂钩,测一下拉力的大小。(2)测钩码重力的大小。引导出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N。提问:在液体中物体所受浮力的方向是什么方向?
f三、力的图示。
1提问:力的三要素是什么?力的作用效果是什么?
教师总结:力的三要素决定力的作用效果,哪在物理学当中可以形成准
确的表示力的三要素的方法就是力的图示。
例1:小车在水平方向受到100N的力。
首先选一标度(如1cm表示20N)
其次从力的作用点向右画一根带箭头的线段,线段的长度是标度的5
倍,表示100N,箭头表示力的方向。
力的图示就是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表示力的大小和方向。
力的示意图。
在分析受力情况时,只需表示力的方向,表示物体在这个方向上受到力,
就叫做力的示意图。
四、力的种类。
提问:同学们总结一下我们都学过什么力?
教师总结:力按性质分: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
按效果分:拉力,压力,支持力,浮力,动力,阻力等。
小结:
巩固新课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力的图示和画力的图示的步骤。
能从性质和效果两方面区分力。
作业
习题第1,2题。练习册第1,3,4,6,7题。
第一节力
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
板书设计
力的大小,方向,单位力的表示:力的图示法。力的示意图
力的分类:按性质分,按效果分
课后分析
f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