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A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MgC.物体A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等于D.物体A所受摩擦力大小等于mgcos
mgcosMgmgsi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4分)
三、实验题:本题共3小题,共16分。15.在一次课外探究活动中,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测量放在水平桌面上的木块A与长木板B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木块A的质量m08kg,长木板B的质量m′16kg,用水平力F向右拉长木板B,使其向右运动,弹簧秤指针稳定时示数如图所示。则A、B间的摩擦力fN,A、B间的动摩擦因数。(取g10ms2)
16.在做“测定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实验中:(1)实验室提供了以下器材:打点计时器、一端附有滑轮的长木板、小车、纸带、细绳、钩码、刻度尺、交流电源、复写纸、弹簧测力计。其中在本实验中不需要的器材是。
(2)如图所示,是某同学用打点计时器得到的记录小车运动过程的一条清晰纸带,打点计时器打点的时间间隔T002s,纸带上两相邻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其中
x1280cm、x2440cm、x3595cm、x4760cm、x5910cm、x61070cm.
可得:小车运动的加速度ams(计算结果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ms2,打点计时器打下E点时,小车的速度vE
17.如图所示,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中:(1)为了探究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保持不变,为了直观地判断加速度与质量的关系,应作(选填“aM”或“a
1”)图像。M
(2)在“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砝码盘和砝码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f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C.实验时,先释放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的电源D.可用天平测出砝码盘和砝码的质量m,以及小车的质量M,再用公式车运动的加速度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38分,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18.(8分如图所示,手拉着小车静止在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上,已知小车的质量为26kg,求:(1)绳子对小车的拉力;(2)如果绳子突然断开,求小车的加速度大小。19.8分交通部门规定,机动车在学校附近的公路上行驶时,车速不能超过30kmh。某次,一辆汽车在学校附近路段遇紧急情况立即刹车,在公路上留下一道笔直的滑痕。交警测量滑痕的长度为8m,又从监控资料上确定了该车从开始刹车到停止的时间为2s。若汽车刹车过程可视为匀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