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的活动课程比如必修2《中国民生百年变迁20世纪初~21世纪初》等。为此新课程明确突出教学内容可从教科书扩展到学生关注的、有意义的题材另外为了强化历史课程的实践意义新课程还要求积极开展课堂教学之外的多种形式的学习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建立互补关系。
三、统筹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益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教要得法。一堂课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要视课型、内容及教师与学生的实际而定符合“省时、启智、轻负、高效”的教法就是有利于学生学习的好方法。在历史课堂教学实践中要重视掌握好一般教学的基本方法如启发式讲授法、讨论法等针对高中学生的认识水平还可着重运用探究法、辩论法等。教学中必须从学情出发并在注重课堂有效性的前提下尝试多种教学方法的相互配合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在设计教学方法时可以遵循以下原则其一择优性原则。每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特点亦有它的不足之处。我们应该根据教学内容、教学对象和教学条件等具体因素选择比较合适的教学方法。在教学实践中教师不管是突出重点还是突破难点其实都涉及教学方法的选择选择恰当可以化难为简事半功倍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必修2第5课《新航路开辟》中分析新航路开辟的影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创设情境要求学生思考新航路开辟对人类历史的进程有重要影响。你认为它是人类文明交流之路是世界市场联系之路是思想震撼之路还是殖民掠夺之路针对这样一个问题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讨论会有比较好的教学效果对新航路影响的认识也随之加深。其二综合性原则。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的具体实际不同心智能力发展也有差异所以学生的知识获取、智力发展和能力培养不能只依靠一种教学方法而应该博采众长加以综合运用。一般来说一节课应以一至两种教学方法为主辅之以其他的方法相互配合相辅相成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比如在必修2第二单元的单元复习中教师在复习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这部分内容过程中为了将资本主义世界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和资本主义殖民体系三个概念讲述清楚建议采用讲授法结合图示法PPT先让学生清晰地了解这三个概念然后通过材料让学生分析讨论这三个体系形成发展的四个阶段这样通过图形和材料的结合能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四、引导学生探究转变学习方式
本着“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新课程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充满教学民主的过程中提高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过去的课程实施过程中尤其是以记忆为主的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