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信息加工模式在产品设计中的应用研究
作者:韩少华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1年第01期
摘要:产品设计的信息加工模式通过对认知心理学和产品设计的交叉研究,将认知心理学中的“信息加工理论”和产品设计结合起来,对设计过程中的产品信息的加工、进化作出描述。通过切入产品设计的思维信息,重点研究对思维原点的思考以及对思维过程的再现和引导。本文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心理学信息加工理论和产品设计理论。
关键词:信息加工模式;产品设计;认知心理
中图分类号:J0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5312(2011)03018201
一、前言
大多数的用户研究将设计师的定位为用户之一,恰恰忽视了设计行为中,设计师的特殊性:没有用户研究,绝对没有好的设计;但是也并非有了好的用户研究,就可以有好的产品。最最核心的设计师的思维研究却被回避了,或者说被忽略了。因此,如何有效地将产品的相关设计信息从用户层面拓展到设计师群体,并对设计过程中的信息进行引导。
二、产品设计的信息加工模式
信息加工理论认为人类的心理活动类似于计算机的运算过程人类思维类似于计算机程序。这种功能主义的类比为深入研究思维和认知提供了可能。心理学理论认为所有行为发生过程中的思维及其原因都可以用语言给予描述。实际上,经过感觉系统和过滤阶段后的长时记忆和短时记忆阶段就是信息激活的阶段。也是整个过程中较为关键的环节。在激活过程中设计师要运用复述、语言知识、问题解决和决策等策略对信息进行加工。下面分别对相关环节的心理过程进行解构描述用于实现对设计师思维的具体过程的全面的认识和解读。
(一)发生动机
动机作为心理内驱力参与到个体行为的发生和维持设计动机是设计师整个设计活动发起的源头,也是我们理解设计师所有心理活动的前提,不应忽略。在设计活动中,设计师的设计动机反映了设计师的设计目的对其后设计信息的选择、思维的组织、乃至设计概念的提出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指导性亦或导向性的作用。
(二)感觉系统
感觉系统是信息输入的渠道。产品设计的信息输入是主要依赖于设计师的感觉信息系统。感觉系统包括了信息特征、模式识别的系列过程。实际上,产品的相关信息只要被感知,就会
f龙源期刊网httpwwwqika
comc
通过输入开始被加工。结合设计行为实际,笔者认为对所得信息把握“只增不减、只分不合“的原则可以大大提高相关信息感受的宽度广度和深度。
(三)信息采集
信息采集实质是个选择系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