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教育网
wwwxsjjywcom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昆山市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初二政治
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I卷(客观题)和第Ⅱ卷(主观题)两部分。共4大题、29小题。开卷考试:满分50分。考试时间50分钟;2.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纸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一律无效。
第Ⅰ卷
客观题(共26分)
一、单项选择(选出最佳答案并将其字母序号填涂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每题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意每小题1分,共16分)1.2013年江苏省教育厅实施了异地高考政策,进一步保障了来苏务工就业人员随迁子女公平受教育权利和升学机会。江苏省政府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A.我省已经建成全面小康社会B.实行异地高考是公平社会的关键C.公平对待每一位社会成员是社会的责任D.公平是相对的,世上没有绝对的公平2.法朗士说:“好奇心造就科学家和诗人。”下列理解与之无关的是A.我们要在道德和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积极探究B.好奇心能激励人们接触新事物、研究新问题C.好奇心是造就人才的必备条件之一D.学习和科研的不断进步离不开好奇心3.世界是纷繁复杂的,存在着是与非、美与丑、善与恶,这就要求我们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分清是非,为人正直。在生活中我们判断是非的标准是A.个人情感的好恶C.法律和道德的要求B.是否损害自身的利益D.个人的主观愿望和兴趣
“中国式过马路”其实是网友对“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一种调侃。这种调侃,折射了一种法治生态环境,那就是把“法不责众”当
新世纪教育网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f新世纪教育网
wwwxsjjywcom精品资料
版权所有新世纪教育网
作从众违法的挡箭牌。据此回答4-5题。
4.“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了,和红绿灯无关”的中国式过马路行为,启示①从众心理人人都有,无可厚非②要有明确的是非观念,学会独立思考③要克服盲目的从众心理④我们要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
5.“法不责众”的观点A.是正确的,因为法律体现大多数人的意志B.是错误的,只要违法就必然受到刑法处罚C.是正确的,因为有的行为不在法律调整的范围之内D.是错误的,因为法律具有普遍约束力6.大诗人歌德在公园里散步,在一条只能一个人通过的小路上,与对面走过来的评论家相遇。这个对歌德有成见的评论家说:“我从来不给蠢货让路。”“我恰恰相反。”歌德说完,笑着退到了路边。歌德的做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