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防护设施,对敏感人群,如孕妇、儿童尽量避免或减少照射。
4、对放射工作场所定期进行射线剂量监测,预防放射事故发生。5、对放射工作场所进行规定的防护处理,如操作室、办公室、病人候诊区进行重点防护。6、在放射工作场所规定位置设立电离辐射警告标志和工作指示灯。7、一旦发生放射意外事故,立即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
f(三)质量管理制度1、严格放射科诊断质量管理,减少医疗缺陷。2、建立科室诊断质量管理小组,科主任任组长。科室质量管理小组负责质量检查、督促。3、建立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4、严格执行投照质量控制标准和诊断报告质量控制标准,减少医疗缺陷、差错,杜绝责任事故。5、专人负责诊断质量日常检查,定期进行质量情况汇总、分析和报告,开展质量管理讨论。6、定期开展质量评价工作,提出整改措施。7、工作人员上岗尽责,严格执行诊疗操作规程减少差错发生,杜绝责任事故。8、建立质量管理资料档案。9、建立质量缺陷控制检查与改进措施记录本。10、加强带教医生责任心,对实习医生严格管理。11、严格执行集体阅片制度和疑难病讨论、会诊制度。12、对影响较大、造成后果的诊断、投照质量问题应及时报告医务科,不得隐瞒、拖延。13、质量目标管理落实到个人。
f(四)投照质控制度及标准1、投照人员上班时应对X线机、电源、胶片、洗片机等设备、
器材例行检查和维护保持设备、器材的完备、正常、清洁。2、查对病人姓名、性别、年龄、诊断、投照目的和部位,合理
设计胶片规格、数量。3、投照检查及病人信息登记做好“三查三对”,病人、投照部
位、登记薄、会诊单、胶片编号三统一。4、严格执行放射质量控制的放射检查设计原则和检查的位置标
准、规范操作程序。5、规范各部位投照方法,严格影像质量控制。6、X线照片综合评价标准:甲片:≥40%;废片:低于3%。
f(五)疑难病例误、漏诊讨论制度1、科主任负责疑难病例误诊、漏诊病例讨论的组织工作。2、疑难病例由专人收集必要的临床资料,主持讨论。如意见分歧,应及时请专家会诊,按时出具诊断报告,追踪X线诊断与临床的符合情况。3、误诊、漏诊病例,应及时分析,究其原因,提出补救措施,重写诊断报告,并由上级医师签名后及时发出。杜绝医疗事故发生。4、设专用登记簿,详细记录讨论意见和处理方法,以及实施结果。CR、DR、)资料(数据)
f(六)医学影像资料(数据)保存、使用及专人管理制度。1、放射科设专人负责影像资料的刻r